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東衛天后宮普渡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東衛天后宮於陰曆7月14日普渡普渡時間大約在下午五點半至六點半,進行時間約一小時。普渡公桌由三甲老大與廟方委員自掏腰包,共同準備供品祭祀好兄弟。莊福氣里長表示:今年東衛天后宮澎湖縣政府環保局合作,所有金銀紙與經衣白錢,統一由環保局派人收集後,於環保局環保爐焚燒。廟方認為中元普渡的對象是十方好兄弟,在環保局焚燒經衣白錢與紙錢,好兄弟都可以前往拿取。如果是社里自己辦的普渡,則在東衛天后宮前的金爐與鐵籠裡焚化。
-
東衛天后宮於8月15日中秋節,尚有另外一次普渡。此源於民國38年(1949)中華民國國軍撤退台灣後,東衛里附近多有駐軍,由於當時局勢混亂,常聞觸犯軍法之軍人被槍殺。現在東衛水庫南側的山丘,俗稱為「大埔山」、「大埔頂」或「南勢山」,本來就是東衛里傳統的墓葬區,此地一度遂淪為處決軍人的刑場之一。由於槍聲乍起、充滿肅殺之氣,地方又不平靜。耆老便提議於中秋節辦理普渡以安亡魂,讓社里消災解厄得平安。二次戰後,大埔山被劃設為馬公第六公墓。如今墳墓多已撿骨進塔,然東衛天后宮仍保留8月15日辦理普渡的習俗。事過境遷,慈悲猶在,東衛天后宮之謂也。
-
#感謝莊里長協助採訪與拍照記錄
-
#感謝東衛天后宮諸執事協助拍照記錄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5-09-0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