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牡蠣養殖紀錄

2023牡蠣養殖紀錄|井垵嵵裡海域紀錄|拍攝日期:2023-09-13(星期三)

井垵嵵裡養殖漁業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井垵嵵裡一帶海域的天然環境良好,從五德泊船垵」到嵵裡鼻仔尾」沿岸的海蝕平台相當寬闊,很適合發展養殖漁業。縣政府在民國42年(1953)就曾輔導井垵里試辦過牡蠣養殖民國53年(1964)也曾補助井垵里利用海蝕平台試辦掃磯及舖設水泥礁,來播殖紫菜種苗,民國62年(1973)又嘗試過網棚紫菜養殖,翌年嵵裡里也被列為網棚紫菜養殖的示範場(林文鎮2005a:203-206)。此後除了紫菜養殖逐漸受到漁民重視之外,也有人經營牡蠣養殖、魚塭養殖和箱網養殖。
-
一、牡蠣及九孔養殖
-
民國42年(1953)澎湖縣政府開始試辦牡蠣養殖漁業(插篊式),以井垵海域及菜園魚塭堤外為先行試殖的地點,試辦經費1,000元,試辦面積每處各10坪,最後又決定在井垵菜園安宅3處擴大試辦。其中井垵安宅2處的成績相當良好,試插面積約有20,000坪,可插殖300,000萬棵,獲利200,000元。民國45年(1956)馬公鎮公所訂定「牡蠣蛤貝養殖獎勵實施辦法」,結果有6人申請養殖牡蠣,共計發放獎勵金4,250元,蛤貝部分則乏人問津。民國51年(1962)鎮公所繼續辦理獎勵淺海牡蠣養殖,核定獎勵牡蠣苗種10,000枝,補助經費3,300元,其中獎勵井垵里5戶共補助8,000枝。民國53年(1964)縣政府由省水產試驗所鹿港工作站免費提供種苗30,000個,分發給五德井垵嵵裡各里的海域養殖;民國56年(1967)馬公鎮公所鑑於前幾年井垵里海岸很多試養的牡蠣被人偷採,因此改採垂掛式(棚架式)的著苗繁殖養殖法(面積約20坪),以牡蠣2,500個及蠣殼2,500個混合養殖,經費由縣府補助3,000元,鎮公所負擔1,000元,並雇用井垵里民陳武為管理員。
-
民國60年(1971)縣政府再向省水產試驗所申請免費供應牡蠣苗種,分別在菜園井垵石泉海灘推廣養殖,其中井垵里的規模最大,以垂掛式養殖22,000個。後來在政府的推廣補助下,分別有井垵的石樹林、歐秋景、歐連和,嵵裡的吳長泰、陳棒棋、陳天雄、陳洪惜、謝茂森及陳天丁、陳瑞泰父子(利洋養殖場)等人加入牡蠣養殖。之後因為嵵裡井垵海域的水溫較高,容易導致病蟲害,又常有海軍二軍區的油污順著潮水污染附近海域,才移到五德海域改採延繩式養殖。
-
民國80年(1991)石山的兒子石世宗,又利用在七美學到的九孔養殖技術,將本來設在聚落西端的養殖場(已廢棄)改為「石山九孔繁殖養殖場」(佔地1.8公頃)來養殖九孔。當時他大約養了30池(約90坪),從繁殖、育苗到養成都採取一貫作業,以養殖成貝銷售到臺灣為主;目前則養100池(約300坪),以生產種苗為主。
-
二、魚類養殖
-
民國64年(1975)臺灣省漁業局補助縣政府在井垵設置田字型箱網試養石斑10,000條,翌年又加養紅鯛2,000條;因為試養的成績不錯,決定推廣到竹灣大菓葉菜園五德大倉等地沿海。民國68年(1979)嵵裡人陳怡甲兄弟開始在嵵裡的東營附近海域從事箱網養殖(鴻發養殖場),養殖面積約1.5公頃(有60個箱網);同時在嵵裡後壁滬」一帶申請闢設魚塭(鴻怡養殖場)養殖石斑,魚塭面積約0.1288公頃。
-
井垵里民石山也在同一年,以母親的名義在井垵里1-5號自家後方的潮間帶上申請興建漁塭(面積約0.31公頃)來繁殖石斑,之後改由弟弟石樹林負責,到民國88年(1999)才停養。民國71年(1982)又有謝茂森在嵵裡鼻仔尾」申請建漁塭養殖石斑、蟳、蝦,民國78年(1989)因為經營不善而停養,民國81年(1992)將漁塭轉讓給陳怡甲(取名為「怡安養殖場」),之後陳怡甲將養殖重心轉移到「鼻仔尾」,同時把漁塭增加到5口養成池,一直養到現在。民國85年(1996)左右澎湖海事專科學校(今澎湖科技大學)曾在嵵裡青灣海域申設設置養殖區,並公開甄選陳怡甲為首期建教合作養殖戶,來研究改良現有的箱網網具,以解決內海箱網養殖的問題。目前井垵嵵裡還在經營箱網養殖的業者有陳怡苟(0.3公頃)、陳怡甲(0.27公頃)、陳許月蕉、石世宗(2.3公頃)、陳天丁(2公頃),陳樑城(1.53公頃)、陳瑞泰(1.316公頃)等人。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4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21-12-06。知識更新|2024-07-2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