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大鼻、二鼻、屹仔尾:從金龜頭看內垵與外垵的山頭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金龜頭或其附近海岸遠望內垵外垵,可清楚的呈現三處突出的山頭,外垵居民依其先後順序,分別命名大鼻、二鼻、屹仔尾,也是風帆時代航行的海上指標。大鼻為西嶼東台所在的高地,稱為東鼻頭或小頭角。二鼻為西嶼西臺所在地,外垵人稱為中鼻尾或東爿山;屹仔尾為明末清初以來的航路指標西嶼頭,或名西埔山。
-
上述的大鼻或東鼻頭,二鼻、中鼻尾或東爿山,為外垵內垵傳統的地名說法。小頭角則源自外國的地圖地名。1844年6-8月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測繪〈澎湖群島海圖〉,大鼻一帶註記為Siau Head(小頭),外垵鄉稱為Ta-chi-kie(大池角)。1885年清法戰爭,法國人沿襲英國的〈澎湖群島海圖〉所測繪的澎湖群島地圖,名為Pointe Siau,並以SIAUCHI(小池)稱呼內垵外垵名為TACHI(大池)。英法兩國的地圖,明顯誤解西嶼澳的聚落地名。明治28年7月(1895),「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出版的<澎湖嶋>地圖,則將Siau Head標註為小頭,爾後並延續使用。因此,小頭角的說法,為英、法、日等國的軍事地名。而且,是將清代的內垵鄉誤以為小池角鄉的註解。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5-11-2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