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旌旗雜國旗:宗教活動中的國旗象徵

多少旌旗雜國旗:宗教活動中的國旗象徵|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多少旌旗雜國旗:宗教活動中的國旗象徵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清光緒年間,澎湖歷經多次瘟疫與天然災害。對當時人民造成的恐懼的衝擊,避不亞於當今的新冠肺炎。例如,光緒10年(1884),冬月每夜有大聲,發於海澨;公雞又亂叫,井水變味,甘鹹相反。另一方面,清法戰爭帶來的緊張局勢,台澎延邊戒嚴,海防日益吃緊。澎湖士紳郭鶚翔蔡玉成黃濟時等均奉令舉辦民團,以玆守望。石泉當地也派出鄉勇五十人參與協防。然而,在疫疾與戰爭的威脅下,石泉鄉民與參加協防之丁勇,有二十餘人喪命,奄奄一息者為數更多。石泉人驚恐不已,「祈禱於千歲神前者,朝夕金鼓不絕」。《澎湖廳志》亦云:「民間猶疫,耕牛多死。」
-
戰爭伴隨著瘟疫而生,常被視為是上天對人間的懲罰。如同清代石泉里人,虔誠請神、逐疫醮典的宗教儀式,是安定民心的手段之一。又如光緒13年(1887)元月15日,西嶼澳二崁鄉二興宮乩童身披紅色八卦肚兜,神明附體之後繪出雙虎旗,雙虎腳踩雲朵,身生雙翼,並於元宵夜祭出二旗,保護二崁全境平安。
-
除了飛虎旗這類神器之外,日治時期的逐瘟醮儀,更融入了新的旗幟元素。竹塹文人鄭鵬雲(1862-1915)的〈逐疫有感〉:
-
逐疫年來更賽神,王爺骨相儼然真。刀光如雪甘心試,太息乩童不惜身。
-
迎神也達長官知,多少旌旗雜國旗。信士唯餘香一瓣,□須我佛叩慈悲。
-
逐瘟醮儀、王爺神像、乩童操寶,是常見的宗教場景。有趣的是,日治時期對民間宗教活動一張一弛,有剛有柔,民間為了符應政策上要求「迎神也達長官知」,甚至在遊行或繞境逐瘟的過程中,出現「多少旌旗雜國旗」的現象。在日本國旗的前導與神神明的靈驗之下,想必逐疫儀式能順利地舉行,人間重獲新的秩序。
-
二次戰後,政府對於民間宗教活動1948年9月7日內政部公佈<查禁民間不良習俗辦法>,其中第二條規定,有下列不良習俗應予查禁:一、崇拜神權迷信。二、婦女纏足。三、蓄養俾女。四、童養媳。五、墮胎溺嬰。六、經當地政府及內政部依法查禁之其他不良習俗。而神權迷信極包括設立社壇降鸞扶乩者與舉行迎神賽會者等。1963年8月31日台灣省警務處以<警行字第110724號>函台灣省社會處:「對於台中市城隍爺誕辰舉行近二十年來最盛大的拜拜大遊行仿效日本形式,而無反共抗俄之主題,實在有損國體,應訂定辦法給予取締」。政治與意識形態的考量,決定了國家宗教政策的方向,卻違背社會民情與民俗。
-
上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減少官方不必要的干預,許多寺廟會在廟中加掛國父遺像和總統的玉照、國旗,廟額或神轎裝飾有國徽,以示愛國情操。繞境鎮符的活動中,如同日治時期,也將國旗掛在伍的前面。民國50年馬公南甲海靈殿的廟額裝飾著國徽,即是一例最佳的教材。連扶鸞的鸞書都不免要附上國父遺像,以示忠黨愛國。
-
例如,民國67年(1978)陰曆9月初6、初7、初8日,西衛宸威殿送五王千歲(劉蕭康趙李)起駕出巡繞境,為了讓活動順利舉行,名稱特地定為「西衛宸威殿慶祝六十七年國慶恭送五府千歲起駕概况」。秩序冊宣示:此次迎神遊行,旨在誠意敬神,典禮務期莊嚴肅穆,至於遊行節目演戲等等,均遵照政府,改善民俗,一切從簡去華,絕不敢浪費,儘量節省如有餘欵,當用在地方公益與慈善之事。遊行隊伍順序第一隊,包括宸威殿頭旗一人,國旗二人。宸威殿前的藝閣樓台之上也插著國旗,慶祝該年國慶日。
-
日治時期的國旗;二次戰後中華民國國旗、國父遺像、國徽或國民黨黨徽等等政治符碼,都成為民間宗教活動的元素。乃至於民間結婚喜慶,都免不了出動國旗同慶。
-
國旗逐疫添喜氣,以國旗為前導,此景於今日西嶼猶然可見。沿襲即可形成傳統。
-
#二崁風華
-
#感謝李漢文顏亦君賢伉儷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