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南寮陳氏古宅記錄

影像分類:古厝  2024南寮陳氏古宅記錄|拍攝日期:2024-01-12(星期五)

澎湖傳統民宅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傳統住宅、傳統宅第
-
澎湖聚落之佈局多依自然地形,為向陽背風,住宅多沿同樣坐向。此種類似棋盤格之配置,在廣東、福建亦其常見。台灣沿海村落亦可見類似配置,今湖西鄉沙港村內仍保留此一特色。一般而言,澎湖民居為一種聚縮的最小三合院格局,面寬三間,進深亦三間,包括左右護室兩間及正身房間。它的面寬約在十公尺至十二公尺。進深略長,約在十五公尺左右。在平面上,是由厚而封閉的外牆所圍閉,天井狹小,而且正面圍牆很高,更顯得封閉。此種作法,為的是適應澎湖的強勁海風。值得注意的是,湖西鄉內很少有橫向增建護龍之情形,只有許家村有二三個例子。湖西鄉民居建築反映數百年來澎湖的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條件之特質,從民居之觀察,可以探刻的瞭解到先民開拓斯土之艱辛,可以體會到先民運用智慧與大自然博鬥之成果。近年來鄉內民居因人口外流而有大量淪為空屋或廢屋之現象,如不處理,許多擁有特色之民居可能會加速毀壞,目前本鄉仍保有許多古厝民宅,如許家村沙港村菓葉村南寮村等,另湖西陳宅、沙港陳宅、菓葉許宅等更是值得前往觀賞之古厝。
-
文字來源|湖西鄉
-
明清以降,閩南移民逐漸進入澎湖,而閩南的合院建築,也成為澎湖民宅的主要形式, 不過澎湖風大雨少,無山無林, 加上地勢低平,而合院建築的材料磚、石、木取得不易, 因此就地取材,因應環境不同,而形成具澎湖特色的傳統民宅。澎湖傳統民宅通常和牛稠、豬稠、雞稠、圍仔(菜宅)、水井、倉庫間結合一起的,豬稠邊通常是廁所,其前後有路,兩旁為巷子。少數家庭的周圍尚有門口埕、魚灶宮仔(小廟、鬼祠)、 石敢當等。
-
傳統民宅的類型
-
一、基本形式:一落二櫸頭、一落四櫸頭。(1)無「亭」形式,即三合院式的居民建築。(2)有「亭」(前亭或後亭)形式,即在正身之前,加建亭,以增加居處空間。 二、增建前亭形式,即在屋前增建一進有頂蓋的空間。三、增建形式,因室內空間不足,加以增建。其形式有三:增建護龍;一落六櫸頭;二落八櫸頭。四、大落二樓化,即大厝身改為二層樓的形式。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
知識建檔|2018-03-11。知識更新|2024-01-13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