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安大飯店

晨安大飯店|馬公市新生路16號|拍攝日期:2019-10-01(星期二)

呂安德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白沙鄉港子村人。父呂戊辰(原姓蕭),於1910年代設合昌建材行,經營營建材料。其出生之1910年代,日人統治臺灣已步入穩定,透過各項現代化政策與設施,計畫建設澎湖為日後西向與南向之重要基地,故其一生與澎湖建設之現代化有極密切的關係。
-
昭和4年(1929)3月畢業於馬公公學校。由於家境富裕,遂負笈京都同志社中學,時年14歲,後考上日本大學專門部工科建築科。昭和12年(1937)2月學成返澎服務,初任澎湖廳技手,昭和16年(1941)7月轉任高雄「新南興發株式會社」技師部長。昭和20年(1945)轉任日本臺灣軍經理部澎湖島設施中隊長。民國36年(1947)1月任馬公鎮副鎮長。翌年2月應澎湖要塞司令官史文桂之邀請,任馬公要塞司令部技正。民國39年(1950)5月出任澎湖縣政府建設科長,民國42年(1953)通過建築技師檢覈,民國50年(1961)建設科改局,續任局長,民國54年(1965)3月調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簡任技正。
-
在建設科、局長任內,參與澎湖各項建設工程,具體成果有:修建第一漁港、加寬中正橋,興建中正堂及體育場、開鑿馬公第二漁港。其中以開鑿第二漁港對澎湖漁業影響最大。民國39年(1950)澎湖動力機動漁船數量只有12艘,至民國46年(1957)動力機動漁船數量增至685艘,原有馬公第一漁港已不敷使用,漁汛及颱風期間船隻停泊及避難更顯侷促。民國52年(1963)3月第二漁港竣工,提供500艘漁船停泊空間。較之第一漁港第二漁港因位置得宜,港內風浪小,且四面均可停靠漁船,縮短裝卸時間,對漁汛期間漁穫量的增加幫助很大。
-
民國57年(1968)5月申請退休。同年6月至民國61年(1972)11月擔任臺灣省議會第4屆議員。議員任內以其工程背景及地方建設多年經驗,特別關注澎湖對外交通及地方基礎建設。於省議員期間具體提案有:一、促成省府建造臺澎輪,改善澎湖對外交通。臺澎輪於民國61年(1972)11月24日首航,航速每小時17海浬,客位共620個,另有乾貨倉與冷藏艙、行李艙。船上耐風設備,在8級強風下亦可照常行使,對高雄、馬公之間的交通,有重大影響。二、申請省府專款補助完成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等地的通話。促成七美望安等地供電。三、促請興建成功水庫,確保馬公地下資源。成功水庫也在民國61(1972)年11月開工。
-
民國62年(1973)2月1日至民國66年(1977)12月20日任澎湖縣第7屆民選縣長。此為澎湖地方自治史上首位澎湖籍的縣長。其從事地方建設多年,深知漁業及觀光為促進地方經濟的首要工作,首次施政報告,即提出「加速澎湖列島建設綜合計畫」,整個計畫共分加速鄉村建設、健全都市發展、市村共同建設三部分。
-
鄉村建設共含改善離島生活環境4大議題,具體成果為七美機場興建及通航,另有東吉島的供電。為進一步改善14個離島居民生活,民國63年(1974)7月,於省政府的補助下,以4億元分期改善農牧、漁業、交通、離島衛生人員宿舍等民生建設。健全都市發展部份首推北辰商區的開發及觀音亭水上樂園的規劃。馬公因住民的增加,使朝陽、光明兩里迅速擴展,因欠缺規劃,若干駐軍地區被民宅包圍,無法發揮戰時攻防效能。此外,北辰附近缺乏商業區,亦使附近居民的生活倍感不便。以上因素,使開發「北辰營區」與「紅木埕庫區」迫不容緩。北辰商區開發後,不僅方便附近居民的生活,亦利用北辰出售的土地償抵原先縣府支出的房地補償費,餘款恰好充為開發「紅木埕庫區」經費。105兩營區開發後,馬公都市區域共擴大3倍,總面積為523.5公頃。
-
市村共同建設以開發觀光事業為優先,主要成果為翻修縣內主要道路。5年間總計修柏油路面23萬平方公尺,拓寬西嶼縱貫公路14公里,整修道路50多公里。受制於澎湖先天環境,地方財源88%靠省政府補助,地方建設經費之不足為地方首長的頭痛問題。任內諸多建設成果,是其開源與節流的成果。開源方面,爭取到省公路局經費,實現全縣鋪設AC柏油道路。首期北辰市場售地獲得8千萬元。第三漁港開發計畫預計亦替地方帶來3億元收入。節流方面,建設技術人員缺乏問題,亦利用省議員期間所建立人脈,商請漁業局、水利局、公路局、公共工程局派員赴澎進行測量。亦負責建築物及工程設計工作,將節省之規費移充經建財源。
-
其當選縣長前,已聲明不續任,任內規劃建設計畫多在下一任縣長實現。以馬公第三漁港文化中心最具代表。兩項工程皆為當地經濟與娛樂生活帶來重大影響。卸公職後,專心經營自家飯店與快樂公主號,將所經營飯店命名「晨安」,除有早安之意外,亦為紀念其祖父「日」、父親「辰」以及其「安」合成。晚年雖患喉疾,仍以筆談關心澎湖事情,並任省府顧問至其過世。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人物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