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治時期行政
〈 時間分類 〉
您目前位於第1頁(共1頁,全部14則相關時代分類知識)。若是建築及廟宇相關分類,則會以「已知最早存在時期」進行分類!
- 日治行政區域
在光緒21年(1895)時,清日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清廷將臺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地方行政區劃有過幾次變動 ....
- 日治初期澎湖廳街鄉長的職務
明治28年(1895)3月26日,日本於澎湖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1895.03.26-1895.05.21),以媽宮作為 ....
- 日治行政機關
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域有過9次的變革;不過就當時的行政制度暨機關的變革上,主要有6次的調整,分為3個時期,第一期是日本沿襲清 ....
- 町頭:日治初期媽宮五町的頭人
明治28年(1895)3月26日,日本於澎湖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而媽宮作為澎湖的統治中心,同年12月5日〈澎湖島十一月份 ....
- 街役場
日治大正9年(1920),澎湖廳奉令改為「澎湖郡」,同時實施「市街庄制」,廢止以前的13區、1支廳的編制,改設1街(馬公 ....
- 澎湖廳舍
明治28年(1895)日本治臺後,仍襲用清光緒13年(1887)興建的總鎮署為澎湖廳舍。至昭和8年(1933)廳舍使用已 ....
- 大山澳務署
明治29年(1896)10月17日,澎湖島廳以廳令甲第4號命令公布,島廳於轄內設置媽宮、大山、頂山、西嶼等次級行政機構「 ....
- 湖西鄉日治時期
明治27年(清光緒19年,西元1894年),日本帝國與滿清帝國因為朝鮮問題引發戰爭。翌年,日本政府在馬關與清國代表進行戰 ....
- 湖西庄役場
大正9年(1920),臺灣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就任,其治臺策略首標同化政策,以及文武分治之旨。爰同化政策,乃擬改革臺灣地 ....
- 隘門辨務署
明治30年(1897)乃木希典總督修改地方制度,改設三段警備制,全台設立六縣三廳,縣、廳之下設置辨務署,全澎共轄媽宮、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