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魚,清代方志又稱麻虱目魚,民間又稱國姓魚。相傳為鄭成功艦隊在安平四草湖一帶,軍人因食無魚得此以佐軍食,故稱國姓魚。《臺陽見聞錄》以「麻虱目魚,狀如鯔魚,細鱗。產陂澤中,夏秋盛出,臺人以為貴品」。蔣毓英《臺灣府志》也以為「麻虱目水波化生,倏而大,倏而無,其味極佳。」台灣以虱目魚為上品,清代已有養殖此魚之記載。《鳳山縣志》:「大湖塭在長治里。
風櫃門塭在永寧里。產虱目魚甚多。竹滬塭在長治里。鹽埕塭在永寧里。」而魚塭中所產,則於夏、秋盛出。養殖的魚苗來自漁民於野生捕獲,養殖方式有以人糞、豚糞飼養者。
1910年的報導,阿緱廳所經營之鳥樹魚塭專用大豆粕飼養,其成育快速,魚之風味頗佳。其他如臺中、臺南之魚塭亦不少。魚苗價格從五、六厘至九厘以上不等。以
1911年烏樹塭本年之放飼魚苗約有八十萬尾,購入金額須要七千圓。
-
日治初期,
1898年日人以做成澎湖島水產調查同廳長報告」,對澎湖漁法魚種乃至於
石滬與紫菜採集已有詳細的調查。除了魚法魚具的引進澎嶼漁產加工的改良與建議之外,也著手人工養殖魚介類之實驗。澎湖所產之真珠貝又稱為黑蝶貝,能產出優良真珠。自
1911年起,試作成粘著床人工試養。
-
在魚類養殖方面,
日治時期菜園里東側已築有魚塭,從林文鎮老師的研究
民國36年(1947)由
馬公鎮公所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修建,面積約15公頃。黃明光先生以為這是澎湖第一筆以美援興建的漁業設施。後來,此地因為泥沙淤積,無法排除而廢棄。
民國42年(1953)10月才改為試辦
牡蠣養殖之用。
菜園魚塭雖然在澎湖頗負盛名,卻非澎湖漁業養殖的發源地。
-
1911年澎湖廳水產會在澎湖試養草魚、鰱魚等淡水魚種。初期成長頗為良好,然
1911年8月27日與28的大雨,草魚、鰱魚因暴雨而逃逸,雖然嘗試捕捉回來,8月31日至9月8日間又是大雨連連,魚群逃逸大半,養殖成效大打折扣。當初試養草魚的地點應在
湖西埤塘附近,蓋
昭和8年(1933)日人將
湖西463番號規劃為
湖西第一公學校的農園,耕作之餘亦在埤塘放養鯉魚、草魚等魚種。
湖西463番號以地籍轉換為今日
湖西南段1040號,也就是位於
湖西油庫東側之地,二次戰後,此地也是稻米的試種地。
-
淡水魚種養殖失敗,此時適逢臺灣虱目魚苗上的需求,許多臺灣的魚販前來澎湖蒐購虱目魚苗。在此之前,澎湖漁民並未發現虱目魚苗有利可圖。
-
1913年6月《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近年來澎湖漁民在
港底、
文澳、
東衛、
中屯、
沙港(
沙港村)、崎頭(
岐頭村)、
宅角嶼、
青螺、
菜園(
菜園里)等地陸續發現虱目魚苗,尤其在吹北風地季節,魚苗群聚淺灣,可以撈捕近20萬尾左右,臺灣漁船特地來澎湖蒐購。
1914年6月的報導又云,臺灣南部經營虱目魚養殖者每年三、四月相率駕船前來澎湖購買魚苗,每年達50萬尾以上。同年10月,《臺灣日日新報》又云:
青螺鄉前海岸或
大池角天然塭地,無人嘗試魚塭養殖殊為可惜。此時適有
港底李權等共九人,申請在
港底鹹水灘前試養虱目魚,李權等人被譽為是澎湖魚塭的創始者。
-
虱目魚養殖以海淡水混和養殖,早期又須以人或動物糞便注入魚塭,以加快其生長。澎湖淡水水系貧乏,不利虱目魚的養殖。澎湖人的飲食習慣喜食海魚,對淡水魚的接受度較差。
菜園魚塭於二次戰後一度飼養虱目魚,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魚塭爛泥淤積,復以石斑魚等魚種掠食虱目魚苗,最後也以失敗告終。
-
然而,澎湖漁民「圍魚栽」捕捉虱目魚苗、鰻魚苗的傳統漁法,
1980年代之前,依舊普遍存在於
湖西鄉、
白沙鄉等地海濱。
-
#感謝黃明光經理口訪指導
-
#感謝天主教靈醫會提供照片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0-05-20。知識更新|2021-12-07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