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上燈,各家各戶開始送燭。除了送燭到宮廟外,部分婦人還會送燭到私人神壇。正月十五早上,在家中大廳內,準備水果,燒香、燒金紙祭拜佛祖(不拜公媽)。民眾會齊聚到廟中參加遊社看熱鬧,順道擲茭乞龜。無論家中人口多少,家家戶戶都會乞個平安龜回家吃個平安。民間婦人迷信鑽燈下會生男孩,所以會到廟前參加廟會,也有「偷蔥嫁好尪」、「偷菜嫁好婿」的諺語,所以會象徵性到田裡摘一顆蔥或菜,希望將來能嫁個好人家。對村民來說,
上元節過後,年節才算真正結束。
-
資訊引用|《
望安鄉志》
-
元宵活動
-
上元(
元宵節)是
望安本島及
將軍澳廟宇最重要節慶之一,這天不僅有夜間繞境活動、夜間趨大轎與關輦轎,還有乞龜與
猜燈謎活動,琳琅滿目非常熱鬧,而且活動持續三天,至此,過年氣氛才算完全結束。這段期間,村民會送蠟燭送香到廟裡,俗稱「送燭」,提供作為平常廟裡點燈、燒香之用,現在電燈普遍,已很少送燭,改送現金,稱「香火錢」或「添火香」,也有送煙火爆竹等。
-
中社村與
水垵村從古禮,13日起開始置香案,早期門首或廳中會掛燈,15日開始繞境,活動是在晚上進行,前導隊伍由小孩提者燈籠,神轎隊伍跟後,沿路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火光四射,熱鬧非凡,返回廟裡後,高潮才開始,扛轎的民眾在廟埕前進行「趨轎」活動,神轎讓乩童下轎後,神轎兩邊轎手,轉向面對面,開始鬥力、鬥轎,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旁邊民眾更在一邊鼓譟、吶喊,哪方累了或居下風時,民眾隨時可以加入換手,重新再來,直到盡興或精疲力盡後始肯罷休,過程中還夾著「趨輦轎」,輦轎由年輕小夥子操手,過程更是激烈。
水垵從15日開始一連三天,一直到17日結束。
花宅(
中社村)則在18日才結束。
-
上元對
望安鄉來說亦是「採新童」最佳時機,也是民眾最期待的事。趨大轎活動常會激發「新童」(新乩童或新王爺)到來,若民眾平時有神明附身跡象,藉由「趨大轎」活動引發,然後由輦轎接手,引導「現身」。
-
在東
西安村與
西安村,繞境除了掃除境內邪穢之物,更著重在廟與廟間的交陪,各宮廟在神明降壇後,先到
天后宮集合,參香後,一起出發至
中宮廟,再到
仙史宮、
西安吳府宮,進行祀香、祀茶,離開
西安吳府宮後,相互辭行才各自回宮廟。繞境結束後還有更重要活動,那便是「
猜燈謎」,
望安燈謎曾盛極一時,
燈謎由東
西安四間廟宇輪流舉辦,
猜燈謎活動自正月十五至十七日一連三天,「燈猜囊」出現在正月十六日,「燈猜囊」謎題答案都是村中習俗或某人、某事、某物名稱,基本上外人是無法猜中的,而猜中者所屬社里宮廟,即成為下年度
猜燈謎的主辦者;此外,擲炮城也是東、
西安另一項特色,炮城其實是簡單利用鐵絲、紙糊成城狀建築樣態,內置蜂炮或連珠炮,四方各有開口,掛在竹竿上豎立於廟埕,讓民眾以點燃炮竹,在一定距離外丟向炮城,若進炮城並引燃炮竹,即可得到各式獎品,因此引發民眾熱烈參與,加上炮竹聲四起,熱鬧非凡。
-
將軍村上元繞境活動在當天舉行,宮廟交陪方式和東
西安差不多,從永安宮出發前往
李府將軍廟,再一同前往
天后宮,隨後展開繞境遊社,較
望安本島各村不同之處,在於增加巡
營頭儀式,但不同於安營,沒有
鎮符,只是到各營
營頭巡視,由小法進行開鞭、結指等,以加持神力。
-
乞龜則是各廟宇共同活動,在上元這三天,用擲筊的方式經神明允許後,將龜(麵龜)乞回,來年再還以較重的麵龜(通常是加值的價錢)。由於龜為長壽的象徵,因此乞龜有祈求長壽及平安之意,同時部分村民因賺錢或平安順利會加碼還願,這也是宮廟重要財源之一。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改變,加上創意多元,有改用米龜、金龜或銅板龜,幾年前還有漁船模型,現在則有廟方令旗、神明公仔等,尤其
西安吳府宮這幾年都有創意設計的紀念品提供乞回,頗受村民喜愛。
-
習俗部分(參閱
望安鄉志下冊)
-
(一)乞龜|
-
上元乞龜是澎湖人
元宵節過上元必定要有的活動,
望安地區除了偏遠的
東嶼坪、
東吉、和過去遷村前的
西吉無此俗外,其他各村與
澎湖本島及大小離島皆有此例,上元要乞龜,乞龜的文化,也儼然成為澎湖上元的代名詞。所謂乞龜,是當事者在廟中供桌前,向神明稟明想求乞桌上的某一龜品,並說明明年願意歸還的重量(一般重量都會增加),或「原母」(原重量)「加心意」或「加心願」,之後雙手執筊杯,依禮拜過神明後擲出落地,只要得到聖杯(即一陰一陽),即表示神明應允,乃將龜向轉朝外,同時背上插香,以示此龜有主了。之後捧回家供於「佛公」(家神)前燒香拜拜,這時龜的座向必須朝內,代表將好的運勢帶入「厝內」。早年的規矩這龜必須擺上三天才能全家分食,不過近年則拜完即全家同享了。但由於離島不方便至
馬公訂製購買
肪片龜,所以許多宮廟信眾乞得龜品後,即當場付現金還願,由廟方在次年節前統一赴
馬公訂購,省去個人的不便。關於乞龜後付現的做法,
將軍天后宮也是如此,他們認為大家識字不多,記帳太麻煩,若現金給多了則當是給聖母的香油錢。
-
望安各村上元暝除了乞龜,還有乞雞蛋、乞水果、乞涼水等,也有自備一對
肪片龜至廟裡拜拜的習俗,通常是取托盤上盛一對龜,拜完廟中神聖後,回家如同乞回的龜一般,拜過家裏供奉的神明後才可以食用,這樣的習俗由來已久,肯定有近百年以上了。至於沒有乞龜活動的
東嶼坪、
東吉、
西吉等,該是地處偏遠,冬天天候不穩,無法事先訂製龜品,所以村民當天會以糖拌飯至廟裡「燒金」和拜拜。
西嶼坪原來也沒乞龜活動,
民國52年(1963)新廟建好之後,村民才在
馬公訂製
肪片龜來增加節慶氣氛,不過天候多變,港口停靠不易,
馬公「允」的龜不易帶回,加上人口外移嚴重,已停辦多年。
-
(二)
猜燈謎|
-
猜燈謎「燈猜」讓人
猜燈謎,也是澎湖人上元暝的重要節目之一,由來已久,即使離島
望安地區也不例外。過去這一節目係由地方文人及殷商富戶出面主辦,在所有謎題當中暗設「謎囊」者,誰猜到此謎底時廟內鑼鼓齊鳴,他即無條件,成為下次
元宵節燈謎主辦人。
望安島上的網垵四廟-
仙史宮、
西安吳府宮、
中宮廟、
天后宮,過去以來,一直都有「燈猜」的活動,每年上元暝起連三晚,可以見到老少聚集一起動腦破解謎底的有趣場面。謎題猜中時,現場會擊鼓一通,並致贈獎品,如果猜中「燈猜囊」,則成為來年的主辦者,他住家旁的宮廟(即前述四廟之一),也就成為設「
燈謎」活動的宮廟,四廟的輪辦即是採取此一方式,如此延續辦理,為地區增趣不少。另外其他各地宮廟也有不定期在上元暝辦理
燈謎的活動。由於
燈謎出謎題需要相當的國學素養,過去常是文人揮洒的空間,直接或間接參與,對地方文風的提升頗有助益。
-
(三)趨轎及關「輦轎」|
-
趨轎(chhi̍-kiāuō),是澎湖本地廟會活動中的一個高潮項目,原本將神像安置固定在神轎中,之後由八個男丁用肩膀扛起轎子繞境,最後回到廟埕後,向著廟門進行來回的急趨衝跑,由於速度飛快,加上瞬間換肩轉方向,必須所有參與者默契十足,才能一切順利,因此頗能吸引人潮圍觀及獲得掌聲,尤其是出動多頂神轎的時候,最後的「車拼」場面更是熱鬧。
望安地區上元趨轎的歷史悠久,
花嶼早在7、80年前即已盛行。上元時,
花嶼的趨轎活動從正月13日趨太子轎,14至17日趨大轎,場面十分熱鬧,至18日倒燈才結束。
望安島上所謂網垵的四座廟-
仙史宮、吳府宮、中宮、
天后宮,上元有聯合趨大轎的活動,另外島上北境的
水垵上元暝也趨轎。將軍在15日上元暝三座大廟永安宮、將軍廟、
天后宮則會聯合進行島內的遶境活動,這是當地的年度盛事。
民國67年(1978)以前,
西吉島尚未遷村,他們上元也有熱鬧的關「輦轎仔」的活動。
-
(四)炮城|
-
炮城活動在
望安的網垵地區十分盛行,且由來已久,7、80年前即已存在
仙史宮、
西安吳府宮、
中宮廟、
天后宮,玩法是在離地一丈高的地方,擺一個直徑約兩尺的框架,在距框架約十幾丈遠處的地方來攻炮城。
-
(五)家中祭拜和其他|
-
上元除了參與宮廟的相關活動,至廟裡乞龜外,家裡也會另外準備
肪片龜來拜「佛公」神明,講究的人家甚至還有牲禮、「發粿」和燒金放鞭炮等作法。其他則尚有
拜井母、石頭母、樹母、床母和豬稠公的習俗,時間雖然是上元當天,但時間點則各地有異,拜的對象各村也不盡相同。
-
資訊引用|《
望安鄉志》
知識建檔|2017-11-12。知識更新|2020-11-1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