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澎湖的觀音地名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觀音與媽祖都是漢人民間信仰奉祀的女神,尤其受到航海者、沿海漁民的尊崇。因此,有學者以「流動的女神」稱譽觀音與媽祖。觀音或媽祖也常成為地名的指標。例如,馬公、馬祖乃至於澳門的外國名皆與媽祖信仰有關,且位於港口附近。至於觀音,常見的有觀音山、觀音石之名。
-
澎湖廳志》便有一則觀音山:「在大山嶼嵵裏澳豬母落水社前,距廳治十七里;橫峙海濱,懸崖十餘丈。下有穴,方廣不盈畝,以石投之,噌吰有聲。穴通潮水,上穿一隙,透山頂,每冬月狂潮沖激,從隙中噴起飛沙作舞」,亦奇觀也。此穴中尚有巨魚,大到不能出穴,亦不死。觀音的靈驗,讓此魚也能不死。此魚今日雖已不復見,然山水人於山上建土地公廟一座,依舊護佑著里人。
-
竹灣也有觀音地名,百餘年前竹灣村民在下寮建有一座小廟供奉「觀音媽」,村民就把這個山頭叫做「觀音山」或「觀音石」。依據陳仁和的研究觀音石中最大的一塊村民尊稱為「石頭母」,村中小孩常以石頭母為「契母」,乞求石頭母保佑健康成長。每年正月二十、六月十三和十月吉日遊本境鎮符時,都會為石頭母換上新的紅布條。
-
內垵距離塔公塔婆南方約五十公尺處海岸,為一處柱狀玄武岩露頭處,據說早期由大陸沿海各港口出航往台灣的船隻,行經澎湖海域此處監此山頭,宛如是觀音佛祖前來指引船隻,於是村民便稱此山為觀音山,且其兩旁各有九柱岩柱,狀似十八羅漢排列兩旁。
-
有趣的是,同為航海者所尊崇的神明,媽祖多與港口意向有關,何以觀音地名多連結「山」或「石」的名稱?
-
台灣、澎湖於明清兩代,觀音信仰非常盛行。17世紀末,澎湖游擊薛奎創建觀音亭。地方人士更以為早於此之前,已有崇奉觀音的小亭位於此處。18世紀之後,觀音菩薩為主神的寺廟,大量出現於臺灣、泉漳一帶,甚至在崇奉媽祖、關帝的廟宇之中,觀音常被奉祀於後殿或偏殿。由於觀音廟多興建於山邊,於是「巖仔」獲「岩仔」一詞,亦往往解釋為「主奉觀音的廟宇」,赤馬西岩寺又稱西巖寺及是一例。其次,觀音信仰一般的認知以普陀山為中心,觀音菩薩的形象一手持淨瓶,左手持未開蓮花,跏坐於岩石上之蓮座。不論是寺廟建築的位址選擇獲是觀音神像的形塑皆有山巖的出現,先民很自然的將山石之形賦予觀音之名,不僅淺顯易懂,更可透過此山此石的觀音投射,獲得精神撫慰與防衛的力量
-
內垵村本有座媽祖廟,航海者以觀音山為指標,停靠海岸後再進媽祖宮朝拜。內垵宮媽祖宮」雖已消失,神像仍移至內塹宮奉祀,兩位流動的女神同祀於內塹宮三樓,薰香裊裊。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3-24。知識更新|2019-03-2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