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塔公記錄

影像分類:厭勝物  2022塔公記錄|拍攝日期:2022-11-29(星期二)

塔公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隱藏資訊

同義詞彙|塔公塔婆
-
根據內垵村的居民描述,根據先民傳說,早期居民曾遭受鐵箭射擊(另一說為:內垵村北港向西約1海浬處有暗礁,稱為「海獺礁」,與礁北的「鱟仔尾」形如箭狀直射內垵村),常受災難未能安居樂業。經邀請唐山的堪輿家實地勘察後,告知居民必須建塔及建石城予以鎮壓,以策安全,當時的居民莫不信以為真,於是在內垵村北方海邊建造「塔公」鎮守村莊,並往南約150公尺處再建造「塔婆」。
-
塔公曾於民國75年(1986)韋恩颱風侵襲時受損,塔身向南傾斜約5度。數年後由村民自行修護,但不敵民國90年(2001)奇比颱風的損壞,4-6層攔腰倒榻,次年進行搶修成今貌。
-
資訊來源|澎湖辟邪祈福塔、澎湖縣文化資產叢書
-
建塔由來
-
由於內垵聚落地勢低漥,北東南有坡地環繞,而西方面臨海洋無屏障,由內垵北港向西約一海浬海中有暗礁,稱為「海獺礁」,與礁北的「鱟仔尾」形如箭狀直射內垵聚落。先民認為此地理不祥,如遭鐵箭射擊,故居民常受災難不能安居樂業。嗣經請來唐山堪輿家實地觀察後,承告必須建塔及建石城與予鎮壓以策安全,聚落居民信以為真莫不聽從,於是由聚落中名望之家呂論發起,並邀集全聚落中體力強壯之青年,同心協力,在內垵村北方海邊「俗稱窟仔邊」建造一石塔,即為「塔公」,另兩塔在「塔公」往南約一百五十公尺處再建一塔是為「塔婆」。
-
塔公面向西方,為一正方形六層塔,一至三層以玄武岩砌成,四五六層及頂上的葫蘆造型則以老古石為材料,以石灰粉刷,塔頂置紅色陶缸,連同第六層,外型類似男性生殖器。塔的總高度為一千二百三十一公分,總寬度為一千二百五十公分。為澎湖縣三十四座塔中最高大的石塔。
-
文字來源|澎湖縣鄉土教材:內垵社區田野調查
-
塔公塔婆石牌碑文
-
內塹崛仔邊,海獺礁風湧來朝,波似箭,堪輿示訊,建塔威鎮稷民咸信之。淸宣宗道光癸亥年(西元一八四三年)呂論氏,集體健青壯者,合力運石造砌雙塔、塔餘垣丈、基礎鞏固、城達人高、寬三尺許、百來丈距、繞以杜風蝕湧浪、去疾邪、越年告成民得居隱福享之。鴆工中,值呂夫人懷有身孕、笑談生男則名以「塔」為永紀,故其然。內塹風光秀麗、山海人均美、觀音山、十八羅漢、天然石聳立羅列、大陸風帆渡海至此,見平濤湖岸,塔山尊尊行列相迎喜之鳳儀佳穴、平心顯厚望。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