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飲食  影像來源:在澎湖生活的一百種理由。

紅龜粿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紅龜粿的傳統作法是將白米滔淨、浸泡撈出冲漂乾淨,磨成粉漿,裝入布袋壓乾水分,做成粉糰。再將三分之一的粉糰和水打成熟芡,冷卻後和其他三分之二的粉糰一起揉透。然後分成等量的小圓塊,按扁包上豆沙餡或花生餡,收緊口包成橢圓形,用壽龜模壓成形,表面再塗上紅色。成形的紅龜粿表面塗一層植物油,用蒸籠蒸約四十分鐘就熟透了。
-
後來有人將米糰和水打成熟芡的做法,改用煮熟的蕃薯,冷卻後和米糰一起揉透來製作紅龜粿。五、六十年代以後,麵粉大量上市,則直接用麵粉和水發酵後分成等分圓形,就可以按扁包上豆沙餡、花生餡,收緊口包成橢圓形的紅龜了。
-
七、八十年代的紅龜粿,又回到傳統的米製品,但是已不再需要浸泡磨成粉漿了,而是有現成的白米粉,只要和水就可以馬上加餡印成壽龜,再染色上蒸籠蒸。
-
此外,還有一種雙頭的麵龜,製作材料與作法都和紅龜粿相同。但是只能用在喪事上, 是祈求死者往生與生者在世兩頭都好的粿品,富有極高的人性意義。
-
文字來源|澎湖產業文化誌(傳統糕餅)
知識建檔|2018-02-25。知識更新|2018-12-1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