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之家
內政部澎湖老人之家的前身是民國35年(1946)成立的「澎湖縣立救濟院」(中華路56號),民國37年(1948)1月 ....
- 前寮里
,本里開始有自己的角頭廟。戰後民國35年(1946) 澎湖設縣,初期由於本里人口稀少,則與石泉里、菜園里合稱為「三合里」 ....
- 石泉國小
2005b:60-61)。
民國35年(1946)改名為「馬公鎮石泉國民學校」,民國38年(1949)4月設立興仁分班 ....
- 菜園里
」,歸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民國35年(1946)先和石泉里、前寮里合併為「三合里」;民國40年(1951)2月單獨成 ....
- 東衛里
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戰後,於民國35年(1946),在每200戶設為一里的原則下,把東衛和北鄰的安宅及山尾兩個小聚落合 ....
- 安宅里
改為東衛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民國35年(1946)因為人口不多而被併入東衛里,到民國40年(1951),為了實施地方自 ....
- 山尾
坡,故名為「山尾」。這一地區在民國35年(1946)澎湖設縣時併於東衛里,民國40年(1951)為地方自治實施而歸於安宅 ....
- 濟公廟
會組線的佛堂,正義輔導委員會於民國35年(1946)從上海傳入澎湖,當時因為受到政府禁止打壓,只能在私下秘密活動,民國4 ....
- 紀雙抱
洽皆為其任教媽宮公學校時門生。民國35年(1946),曾任臨時參議員,建議政府在省馬中附設「簡易師範班」,培育許多教師人 ....
- 興仁里
東衛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戰後在民國35年(1946)稱為「雙頭掛里」,面積約2.67平方公里,人口有991人;民國37年 ....
- 陳換良
學校高等科畢業,熱愛捧球,曾在民國35年(1946)代表澎湖縣參加第一屆臺灣省運動會獲得棒球比賽冠軍(他擔任一壘手)。一 ....
- 烏崁里
馬公管轄,稱為馬公街烏崁。戰後民國35年(1946)澎湖設縣,本里改名為「烏崁里」迄今。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 ....
- 烏崁砲台
因此也有人稱它為蕭瓜砲台。根據民國35年(1946)10月26日《台中民報》引述中央社澎湖23日電的報導:「日本人在中日 ....
- 鐵線里
港合併,稱為「鎖鐵里」。35年(1946)底又改稱為「鐵鎖里」。後為實施地方自治方便,與鎖管港分離單獨成立「鐵線里」迄今。 ....
- 許庚壬
盤、紅黑棗等由大陸進口的貨品,民國35年(1946)1月24日(春節前)搭乘共同丸到馬公時,不幸發生船難而過世。
文字 ....
- 鎖港里
港在日治時期就擁有近千的人口,民國35年(1946)和鐵線合併為鐵鎖里時的人口有1,755人,之後逐年增加到民國39年的 ....
- 上帝廟
二次戰後,上帝廟受損失修。民國35年(1946)12月30日,豬母水民眾在廟內集議每甲推派二名,以最高聖筊為義務董事 ....
- 山水鸞堂的歷史
捲土重來,引起社會浩劫。例如,民國35年(1946),台灣超過3,800人罹患霍亂,並有2,200 人以上不幸喪命,致死 ....
- 山水里北極殿重建落成碑記
吉改建,頓成堂皇輪奐之廟貌矣。民國三十五年丙戍當本廟未改建之前,翁姓真武大帝因著書濟世有功,奉旨榮陞上界為內閣天君,至民國 ....
- 山水里
珠江支流,所以稱為珠江。)
民國三十五年,與「雞母塢」合併稱為「水塢里」,到了民國四十年,為實施地方自治,又被獨立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