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公市
街,馬公地區擴大為街鄉(社)。大正15年(1926)7月,澎湖自高雄州轄下獨立回復廳治,設馬公與望安2支廳,馬公街和湖西 ....
- 天后宮
湖天后宮志》便言陳梅峯於此留有大正丙寅年(1926)教授漢學的對聯:「文教振瀛壖是經是營重見鳳棲手造 風雲致霖雨既霑既足 ....
- 乾益堂中藥行
)之後,此街名因澎湖改制更名;大正15年(1926年)又因澎湖恢復廳治,改正為澎湖廳馬公街馬公五百九十三番地。在這條短短 ....
- 公所善機楹聯
機咸動協力鼓仁風」;上聯年款「大正丙寅年清和之月吉旦」,下聯落款「天后宮聖母林氏敬撰」,下款以白色補土將陰刻填滿,「林氏 ....
- 清氣風光楹聯
「風光不與昔時同」;上聯年款「大正丙寅年清和之月吉旦」,下聯落款「天后宮聖母林氏敬撰」。聯底端釘固於柱面。本聯為媽祖降鸞 ....
- 聲靈湄島匾
村)〈龍德宮改築落成紀念碑〉(大正15年,1926),爲鄉耆董事之一。
文字引用|硓𥑮石季刊第59期 ....
- 劉石龍
董事,劉石龍捐「金百六十元」。大正15年(1926)9月,觀音亭發起改築,劉石龍為12位發起人之一。昭和2年(1927) ....
- 名望最佳:陳柱卿
大正11年(1922)至15年(1926)連任三屆馬公庄協議員, 也擔任農會評議員、神社改築委員長等。 此外,陳柱卿亦投資 ....
- 陳溫而
記載其捐金八百円,合計近千円。大正15年(1926),觀音亭改建,陳溫而為12位發起人之一,寄附五百円。昭和6年(193 ....
- 街役場
西南角設立「街役場」。昭和元年(1926),原來設在銅山館的郵便局遷到中山路新局舍,馬公街役場才遷入郵便局原址辦公(現在的 ....
- 澎防部建築群
湖西、白沙、西嶼、望安等4庄。大正15年(1926)澎湖郡脫離高雄成立澎湖廳,下轄馬公支廳及望安支廳,街庄行政區劃則未變 ....
- 北辰宮
點。幾於無村不有,舉郡若狂。」1926年6月南鯤鯓廟大祭澎湖島更有以帆船五隻載銀砂石,一隻載建築石料到廟寄附。
從19 ....
- 林介仁
湖居民拓墾南洋的歷史見證。
大正15年(1926),觀音亭改建,林介仁為發起人之一,並捐金百貳拾円。昭和2年(1927 ....
- 許波與許合發號
円許合發」,合計1,290元。大正15年(1926)9月,觀音亭發起改築,許波為12位發起人之一,許合發在此次改築中捐「 ....
- 詩禮傳家林裕堂
、大稻埕也寄附大量書籍回澎。 大正15年(1926),觀音亭改建,林裕堂為12位發起人之一,捐金百四十円。 協助蔡德修於 ....
- 陳錫如
重。
陳詩文頗多,惜未刊行,大正15年(1926)其女弟子蔡旨禪、蔡雲錦、蔡月華徵得陳之同意,將其詩文結集,第二年《留 ....
- 馬公俱樂部
民營電影院的先河。馬公俱樂部在大正15年(1926)更名為「馬公會館」,昭和5年(1930)外租給日本人加藤誠一經營,聘 ....
- 觀音亭改築碑記
昭和2年<觀音亭>改築碑記
大正15年(1926)8月,《臺灣日日新報》以<重修古廟>為標題報導媽宮觀音亭因風雨漂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