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明朝武力驅荷

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天啟3年12月20日(1624年2月8日),王夢熊率艦隊四、五十艘,抵達澎湖洋面。明軍登陸鎮海港(今白沙鄉鎮海村),並構築一石造營寨,即鎮海營。天啟4年1月2日(2月20日),雷爾生發信向巴達維亞城總督卡本特要求增兵援助,並認為澎湖的資源不佳,又要花費大量軍費,對於繼續占有澎湖表示懷疑。總督決定派出宋克(Martinus Sonck)接替雷爾生的任務,宋克於5月7日(6月22日)出發前往澎湖,隨同出發的還有出使巴城的陳士瑛、黃合興。卡本特低估明軍陣容,在荷方能集結足夠的兵力之前,希望宋克採取拖延戰術,要堅持先開貿易再談撤離澎湖問題。
-
明軍登陸之後,即以鎮海營為據點數次出擊荷蘭人,使其退守風櫃尾。南居益再派援軍,由都司顧思忠統領至鎮海港會合。荷蘭人退守城堡,一時無法使其屈服,南居益為避免師老財匱之虞,會同漳泉兩道督發第三次的援軍,天啟4年5月7日(1624年6月22日),副將俞咨皋、游擊劉應龍抵達澎湖。5月28日(7月13日),巡海道孫國禎、游擊劉應龍、彭湖把總洪際元、洪應斗,駕船至娘媽宮前,勘查荷蘭城堡之地勢,發現風櫃三面臨海一面為陸地,荷人於陸地掘斷深溝,海上則舟艦列守,決定採取「宜先攻舟後攻城,舟不可泊,城必不能守」之戰略。6月15日(7月29日),誓師進攻。荷蘭人唯恐所俘虜的中國人成為內應,乃將俘虜盡數釋放。陸路方面,王夢熊直趨中墩(白沙鄉中屯村)紮營,南居益令火砲登陸接應,使王夢熊能以火砲轟擊荷城。海路方面,把總洪際元等人將兵船集結於鎮海港營地前方海域,候風與陸路同時進擊。
-
6月20日(8月3日),宋克抵達澎湖,發現明軍陣容超乎其預估,估計高達一萬人,戰船、火船約有兩百艘,而荷方卻只有不到一千人。宋克已認知中國對於收回澎湖之決心,他信告巴城總督,城堡將無法抵擋攻擊,荷艦也無法避免火船的包圍。至7月2日(8月15日),荷人遣使至鎮海營交涉,孫國禎、劉應龍要求荷人盡速撤離還地,態度堅決,已無協調之餘地。3日(16日),明軍逼近荷城,並改由三路推進。
-
7月4日(8月17日),中國海商李旦來到澎湖,告訴荷人願居中斡旋。荷人告訴李旦,如中國能答應與荷蘭貿易,並禁止與其敵國貿易,就願意撤出澎湖。李旦認為要中國與荷蘭互市,應該可行,但要中國放棄其他地方的貿易,以當前兵戎相見的情勢恐難成功。荷人為使談判能成,即不再堅持此點。5日(18日),澎湖評議會決定退出澎湖,其考量原因包括:兵力不足以防禦;占有澎湖已成為無法在中國貿易的主因;澎湖缺乏天然資源,臺灣土地肥沃,淡水供應充足;如撤出澎湖後,中國失信不互市,仍可再攻占澎湖。
-
不過,荷方想在撤出前得到中方有關互市的承諾,9日(22日)由李旦前往與俞咨皋交涉,傳達荷人的意向並詢問其權責。李旦於中午自廈門帶回總兵謝隆儀給荷方的信,信中表示前往澎湖的官員,擁有明廷完全的授權,荷方與其簽訂的協議中方將會承認。10日(23日),澎湖明軍告訴荷人,如拆城放棄澎湖,不再侵犯中國沿海,即可以開啟貿易。11日(24日),雙方達成協議,荷人必須於20天內拆毀城堡,離開澎湖到臺灣,中國則派商船到臺灣與荷蘭互市。13日(26日),荷蘭人開始拆城,並將庫存糧食搬運上船。不過,荷人並未拆盡,城堡東門樓的高文律舊有居所仍然保留。等到28日(9月10日),王夢熊抵達之後,才完全拆除。同為當日,即天啟4年7月28日(1624年9月10日),荷人全部撤出澎湖,以13艘船航向臺灣。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備註:王夢熊直趨中墩(白沙鄉中屯村),此中墩為大中墩城,並非白沙鄉中屯村。
-
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
-
摘要:
-
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啟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爲營。瓦硐港鎮海港城前社的城址,其實是同一處遺址。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另1座位於高山上,在前座碉堡東約1哩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記錄的這座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宣稱作「大中墩城」。澎湖總計有3座「天啟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
關鍵字:明代、王夢熊、「紅毛城」(紅木埕)、大城山拱北山)、中國碉堡(城池)、熱蘭遮城日誌。
-
一、
-
緒論荷蘭人於明朝天啟年間佔領澎湖,之後在明朝大軍壓境下,不得不撤往臺灣。天啟2年(1622)6月荷蘭人入據澎湖,要求互市;天啟3年(1623)1月,福建巡撫商周祚諭令荷蘭人離開澎湖,6月明廷準備驅逐,8月新任巡撫南居签到職,9月奉旨「悉心防禦,作速驅除」;天啟4年(1624)1月,舟師出發,6月進攻,7月夷舟遁往臺灣。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圖1、2)澎湖地方志的「紅毛城」、「紅木埕」(媽祖宮東北2里,文澳西北2里)實則爲中國碉堡(城池),建於明朝天啟年間,荷蘭人撤往臺灣之後,以此稱作「天啟明城」,曹永和氏並於結論提及「同時相對的天啟明城也是地方人士應好好地勘考其確實地點的一處重要古蹟。」「天啟明城」實則不僅「紅木埕」1座。例如,明朝天啟4年(1624)1月2日,明軍進攻時,守備王夢熊由吉貝「突入鎮海港,且擊且築,壘一石城爲營。」4「鎮海港城」即今「鎮海城遺址」。(圖3)23另根據荷蘭人Johannes Vingboons所繪臺灣及澎湖地圖(圖4),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城池),1在娘媽宮後(約在「紅毛城」、紅木埕),另1座位於澎湖本島中央。Jan van Braam(1724-1770)的臺灣及澎湖地圖(圖5),類似Vingboons手繪的地圖,澎湖本島也有2座中國碉堡。荷蘭司令官Bort航海記的澎湖圖(1664)(圖6),澎湖本島上也標示有2座中國碉堡,碉堡的位置相當靠近海灣,1在娘媽宮後,另1約在今馬公市菜園里的位置。〈澎湖的砲台〉推斷後者應爲「案山銃城」,但圖上標示位置有誤。「案山」在媽祖宮對面,即今測天島小案山),圖中標示c對面的小島。葵廉(Ioannes van Keulen,1654-1715)的澎湖群島圖(“De Eylanden van Pehou,……”)(圖7),繪製年代約在1680年,圖中也標示有2座中國碉堡(不同符號),也是緊鄰海岸。從以上這些荷蘭人繪製的地圖中,可知除了紅木埕之外,澎湖本島還有1座中國碉堡,且其位置離「案山」甚遠。依據《熱蘭遮城日誌》,荷蘭臺灣長官普特曼(Putmans)於1629年崇禎2年)12月7日到達澎湖的東灣(Oostbay),12月8日,走遍澎湖全島,走了半小時,來到高山上荒廢的中國碉堡,向西走約1哩半,來到另一個荒廢的中國碉堡,再走約15分鐘,就來到靠近海灣的小廟,從這裡走約半小時,就來到島的一個角彎,那裡有20個戰壕。小廟即媽祖廟,今澎湖天后宮;島的角彎可能指金龜頭的位置。這座高山上的中國碉堡,原註:「此處可能指該中國城堡蓋在太武山(Tai-wu heuvel)上」要探究荷蘭文獻所指的地點,關鍵之一是距離的單位:「哩」(荷文mijl,英文mile)是古荷蘭哩,其長度有多種解釋,例如:維基百科(Wikipedia)有2段不同的解釋:(1)約合5.8公里;(2)步行1小時的距離(約5公里)。冉福立氏提到「魍港位於大員北邊5哩(約等於35公里)」「從赤嵌以北那段道路,計畫爲1.25哩長(大概是1德哩),約爲10公里」荷蘭哩7~8公里。另從葵廉的澎湖群島圖的比例尺(圖8),上面註記"4 Duytschemylen van 15 in een graad",直譯成英文:"4 Dutch miles of 15 in a degree"。1度(degree)有60分(minute),這支比例尺總長4古荷蘭哩,對照地圖自[北緯23度](34.4~50.1分),約爲15.7分16分。1古荷蘭哩約等於4分,即1/15度。1海里(浬)1分1.852公里,1古荷蘭哩7.408公里。這個值接近冉福立氏的說明(7~8公里)。其他地圖的比例尺上也有類似的註記:Vingboons臺灣及澎湖地圖(圖9)、Braam臺灣及澎湖地圖(圖10)。。若以此推斷,1古除了荷蘭文獻外,本文主要參考明、清二代的文獻記載。本研究的距離測量,使用衛星影像量測直線距離。本文推論瓦硐港鎮海港城前社的城址,其實是同一處遺址。「紅毛城」(紅木埕)、穩澳山、暗澳城等說法,可能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一座中國碉堡。荷蘭人記錄的這座高山即爲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的高山,其上的碉堡宣稱作「大中墩城」。總計澎湖有3座「天啟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原文請參閱該書籍)
-
文字引用|硓𥑮石季刊第50期(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
知識建檔|2017-10-31。知識更新|2024-08-0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