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神弄鬼:澎湖黑狗精與鬼魅竄殿的故事
-
伊能嘉矩
1901年1月前往
八罩島踏查,並記錄了一則
貓精竄殿的故事:「相傳古代有隻野生的
貓精,趁廟內神靈外出的機會,擅自進入廟內,化身神靈模樣,透過乩童啟示神意,正受到鄉民的敬戴,神靈在外地察覺這一件事,乃立即返回,把
貓精抓起來放進沸騰的油鍋裡殺掉了。」
-
台灣、澎湖各地都有許多精怪假藉神明的傳說,澎湖各地尤其以「黑狗精竄殿」最為常見。「黑狗精竄殿」常發生於神明不在宮廟的期間,趁虛而入,卻也常能擄獲村民敬愛之心。然而當神明回來之際,黑狗精或
貓精常常原形畢露,而遭受鼎鑊之刑,油炸了事。這種現象背後所隱含的常是村廟乩童或小法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窘境;或是欲彰顯神明法力,凝聚信仰之際。煮油的儀式常見於一般宮廟或道教的科儀之中,藉以辟除道場、法器及參與者之濁穢氣息。
-
除了黑狗精或
貓精會竄殿,鬼魅也常藉由騷擾地方安寧或與神明鬥法,藉以饗祀人間香火,再進一步升格為神明。
風櫃里的
盟軍桌即是一例,
後寮村三十人公也是如此。伊能嘉矩於同年來到
後寮鄉,並在當時的鄉長(村長)葉雲梯陪同下參觀
後寮村的鄉土史跡,並採錄了有關
三十人公廟的歷史:鄉外數町處的南岸,有「三十六人坎墓」。相傳清康熙年間,曾經有一艘海賊船由於東南風吹襲,被風浪吹到
媽宮港外
四角嶼口,船體被打壞,船上的三十六個船員被海流衝到
後藔海岸。鄉民收屍建造兩個土墳,分別收埋三十人及六人。據說土墳有很多靈異,對鄉民有求必應,爾來鄉民尊為有應公,祭祀不斷。
-
三十人公雖然受村民的愛戴,五十年後卻趁著
威靈宮主神不在,藉機入主神廟。主神不在,廟中虎爺欲藉老乩童之身抵抗
三十人公。陳姓乩童年紀已大不想讓神明上身,故隨神攜帶神符以抗神明附身。然而,鬼魅作亂,陳姓乩童不得已只好讓虎爺上其身。爾後,雙方協議
三十人公納入
威靈宮所管,並由鬼魂升格為神明,
後寮人則在農曆7月13日祭祀
三十人公火。
三十人公的神像即為澎湖神像雕刻名家鄭満的作品。
三十人公靈驗事蹟頗多,
民國50年代中華遊覽車公司王祖亨在此發生意外,但化險為夷。廟中尚留存王祖亨與屏東縣議員
許謀所敬獻之石碑。
三十人公後來改名為南浦廟,王祖亨過世之後也安葬於
白沙島。
-
澎湖各地村里妖精竄殿常常是膾炙人口的傳說,只是「動物妖精」其下場絕大多數慘不忍睹-油炸。「鬼魅」卻有絕然不同的境遇,不論是東方的或西方的鬼魅,透過行善救人的靈驗事蹟,竄殿假藉神明、甚至騷擾地方安寧,人、鬼與神總有坐下談判取得共識和平的時候。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