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農場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明治42年(1909),澎湖廳在媽宮朝陽門外(今馬公基督教長老教會到惠民醫院之間),設立一個「蔬菜試驗場」來試種胡瓜、梨、甜瓜,及各種蔬菜。大正10年(1921)遷到市郊(今北辰市場北側),闢設「第一農事試作場」(佔地約2公頃),改名為「高雄州農事試驗場澎湖廳農事試作場」,隨後又在今縣府新村及北側的光榮公園(原光明營區)一帶設立「第二農事試作場」(面積4.03公頃),來推行雜糧改良等工作。戰後,試作場改組為「澎湖縣農林總場」;民國39年(1950)11月,改隸高雄區農林改良場,同時易名為「澎湖工作站」。民國44年(1955)日治時期的第二農事試作場北側約2.35公頃的用地,被軍方徵借,試驗用地大幅縮減(僅剩1.95公頃)民國52年(1963)農林改良場澎湖工作站奉准增設「畜牧推廣中心」,辦理豬隻品種改良、蛋雞、牧草試驗研究推廣等業務。民國54年(1965)改稱「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同年,鑑於場地狹隘,又位於市區,試驗工作不易推展,才擇定於交通方便,距馬公市僅4公里的安宅里購地8公頃餘,到民國58年(1969)7月完成遷場作業(林富雄等編2002:3)。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四輯)
知識建檔|2025-05-2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