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名:棕腹啄木鳥
-
英名:Rufous-bellied Woodpecker
-
學名:Dendrocopos hyperythrus subrufinus
-
1.發現日期:
2024年10月9日上午9時30分
-
2.發現地點:澎湖縣
馬公市菜園休憩園區
-
3.發現過程:
-
在
菜園休憩園區找了幾天的鳥,情況不是很好,但在找鳥的過程中,發現有一個地方蝴蝶還不少,尤其是其中一棵台灣海桐的樹幹,不斷的會有蝴蝶去停,走近一看,還看到許多的麗蠅、肉蠅、果蠅和暗黃長腳蜂不停的在樹幹上飛飛停停,原來樹幹的中段樹皮有部份被松鼠啃破了,樹汁從樹皮內流出來,吸引了和種昆蟲前來。於是我從10/7開始拍蝴蝶,10/8依舊,10/9早上8點多我和前2天一樣到老地方找蝴蝶,但我才一到目的地時,右前方的樹幹上突然有一隻鳥往前竄飛,只瞄到身體有一些紅色,體型有藍磯鶇大。於是趕緊躲到旁邊的樹下,等待牠回來,大約半小時後,只見左前方的樹上突然出現一身影,用望遠鏡一看,唉呀!好像是啄木鳥,但還沒等我再看清楚,這隻鳥馬上轉身就消失在樹叢中。想想如果真是啄木鳥,這就是澎湖第一筆紀錄!心裡不禁雀躍了一下,於是趕緊回家換了拍鳥的鏡頭,再加上偽裝網和行軍椅,回到原處後,架好鏡頭,披好偽裝網,就等牠到來。想不到,才過了10幾分鐘,牠又再度出現在左前方的樹上,雖然我披上了偽裝網,但我感覺到牠銳利的眼神好像看穿了網子內的我,沒幾秒中,咻!牠又往樹叢飛去。於是我又馬上騎車回家,這次帶了偽裝帳來,不相信牠還能看穿!一切準備就緒,我緊張的在帳棚裡偷偷的往左前方的大樹上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擔心牠不再出現,正當我有點絕望時,一道鳥影從前方的樹叢竄過,直接落在海桐樹幹上。但是卻落在對面側,此時空氣彷彿凝結,我連呼吸都不敢。過了幾秒,一個頭左搖右晃的從樹幹的左側慢慢晃出來,接著跳出半個身子,哇!好漂亮的啄木鳥喔!此時,食指不自覺的按住快門不放,直到相機顯示喘不過氣來才放開。原本以為這是台灣山區偶見的大赤啄木鳥,但總覺得腹面的顏色不同,回家一查圖鑑,竟然沒有。於是拿出中國鳥類圖鑑,找到腹面橙色的只有棕腹啄木鳥(Dendrocopos hyperythrus)。
-
根據康乃爾鳥類學實驗室的資料,棕腹啄木鳥(Dendrocopos hyperythrus)全世界有4個亞種:
-
棕腹啄木鳥指名亞種(學名:Dendrocopos hyperythrus hyperythrus)。尼泊爾至西藏東南部、中國西南部、緬甸及泰國西北部。
-
棕腹啄木鳥印度亞種(學名:Dendrocopos hyperythrus marshalli)。巴基斯坦東北部至克什米爾和印度北部。
-
棕腹啄木鳥黑龍江亞種(學名:Dendrocopos hyperythrus subrufinus)。繁殖於滿洲和烏蘇裡蘭;度冬於中國南方。
-
棕腹啄木鳥南亞亞種(學名:Dendrocopos hyperythrus annamensis)
-
在東南亞,分布於泰國東部、柬埔寨和越南南部。
-
其中,只有黑龍江亞種是候鳥,其他三亞種都是留鳥。這次來到澎湖這隻棕腹啄木鳥體色符合黑龍江亞種(Dendrocopos hyperythrus subrufinus)雄鳥特徵,但是下嘴還是黑色,胸側尚有鱗紋,胸前尚有不明顯黑橫紋,顯示還是幼鳥。
-
觀察幾天,我們發現這隻啄木鳥吸樹汁比吃昆蟲多,根據Zusi, R. L. & Marshall, J. T.的研究
(1970),棕腹啄木鳥是亞洲唯一會「吸汁」的啄木鳥,以洞中的汁液為食,因此牠有更細長的用於鑽入形成層的尖喙和刷子狀的舌頭尖端用於舔樹。
-
這是棕腹啄木鳥在台灣的第一筆出現紀錄,也是澎湖第431號新紀錄種。
-
消息曝光後,台灣的鳥友陸續前來朝聖,
菜園休憩園區一時成為熱門景點,最誇張時,曾經同時有70支大砲對著啄木鳥拍。
-
持續一個多月後,11/14下午最後出現,11/15以後就沒再出現,一度以為離開了。隔了近一個月,蔡文福於12/12日下午3時許,在岸巡大隊北側的林中再度發現,同樣以台灣海桐為主要棲息枝,也在旁邊的木麻黃枯幹上啄樹幹。1/5下午以後又沒出現。2/27中午郭偉民再次在鳳凰木上看到。3/1陳統壹在
雙湖園看到,3/2有人在原12/2發現的地點旁的馬路對面看到,後來再度不見。3/23陳月香早上在
雙湖園再度看到沒拍到,下午再去才拍到停在木麻黃上,並將木麻黃啄了很多的洞,還不停的吸樹汁。這時的啄木鳥,下嘴已全部轉為黃色,胸側的鱗紋也幾乎不見了。3/27陳元斌拍到;4/14劉武漢再度在
雙湖園拍到;5/1蔡文福再度在
雙湖園拍到,大啖毛毛蟲,5/2整個下午都在
雙湖園,也是大吃毛毛蟲,5/3早上出現3次,之後就沒再出現,可能回黑龍江繁殖去了。
-
參考資料:
-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康乃爾鳥類學實驗室
-
https://birdsoftheworld.org/bow/species/rubwoo1/cur/introduction
-
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2023b
-
Zusi, R. L. & Marshall, J. T.
(1970) A comparison of Asiatic and North American sapsuckers. Nat. Hist. Bull. Siam Soc. 23:393–407
-
作者|鄭謙遜校長
知識建檔|2025-05-20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