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美特約茶室
較容易受到婦女團體的抗議,早在1970年代軍方就結束了與地方業者的特約關係。而金馬外島卻因為位置特殊,直到1990年才解 ....
- 福安宮
依據《白沙鄉志》記載,尚有民國59年(1970)重修。此次重修,卻不見於廟碑之記載。然而,1970年6月29日《建國 ....
- 鎮海長源古宅
小校長)亦前來和其母共居;直至民國59年(1970),其母始搬離此屋,至台南與煥廉共居,唯每年夏天仍返家小住。
直至民 ....
- 港子陳姓
世祖有陳良(生於光緒8年,卒於民國59年,1882-1970)、蕭進才(生於同治12年,卒於日本時代、昭和14年,187 ....
- 清文館:呂松根與瓦硐社區活動中心
民國59年(1970)12月,瓦硐社區建設破土,隔年(1971)正式動工,陸續修築社區活動 ....
- 瓦硐社區落成簡記碑
萬元,世糧物資麵粉六二五包,於民國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動工興建,六十年八月厥功告成,由是社區井然有序,村中面目一新,為感 ....
- 戴耀閭
埕國校家長會會長垂10年之久。民國59年(1970)罹癌症,遂赴美治療,兼做人生最後參觀之旅;同年9月歸天。妻蔡金鳳為臺 ....
- 瓦硐村小地名:社區道路
民國59年(1970)12月,社區建設破土,隔年(1971)正式動工,陸續修築社區活動中心 ....
- 南埔廟
民捐資修建,并改名「南浦廟」,民國59年9月,出身後寮村之屏東縣議員許謀重修,民國62年9月,馬公中華汽車遊覽公司遊覽車 ....
- 救生、救死、救病:鄭粒與三惠救急基金會
對故鄉建設與慈善事業格外關心。1970年,後寮社區建設,旅外鄉親葉標捐獻50,000元、屏東許謀30,000元、蔡水鏡1 ....
- 洪朝明
分所任職,戰後晉升至分所所長,民國59年(1970)奉准退休,於民國65年(1976)辭世,享壽74。
資訊引用|重修 ....
- 葉高峰
2)5月奉准退休,定居屏東市,民國59年(1970)7月因動脈硬化卒於屏東,享壽71歲。
資訊引用|重修白沙鄉志 ....
- 許謀略傳
區道路三條、後寮國小校門一座。1970年,許謀榮獲臺灣省政府頒獎表揚。
「衣錦還鄉起高樓」,現存於後寮村4號的許謀古宅 ....
- 後寮村
併長岸,稱為白沙鄉後寮村迄今。民國59年(1970)實施社區建設,使坎坷的道路修整為寬闊平坦。本村居民大部分半農半漁,由 ....
- 通梁漁港
場,69歲的老村長鄭秋申表示,1970年左右,通梁有近70艘漁船在捕尖仔(尖仔小管),一艘船每次進港都有上干台斤的漁獲, ....
- 通梁村
興建白沙鄉及西嶼鄉的跨海大橋,民國59年(1970)完工。民國61年(1972)實施社區建設,使村莊更為現代化。本村有澎 ....
- 通梁村小地名:社區道路
共設施等需要經費原慨解囊捐助。民國59年(1970)通梁村社區建設,鄭繒捐款8000元,通樑保安宮民國54年(1965) ....
- 跨海大橋
55年(1966)8月動工,至民國59年(1970)12月25日竣工。橋長設計2,159公尺,橋面寬5.1公尺,有7處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