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李滿天下─媽宮謝贊
謝贊,清代澎湖廳東西澳媽宮街東甲人。生於清道光23年(1843),卒於日明治39年(1906),享年63歲。《臺灣列紳傳 ....
- 郭鶚翔
郭鶚翔 (1839-1907),名杏林,號薦秋,後以字行,媽宮澳東甲人,早歲人泮,勤學不輟,同治9年(1870)庚午科舉 ....
- 鄭步蟾
別名:鄭桂樵
鄭步蟾 (1831-1878),諱舉桂,字桂樵,號丹階,媽宮澳人。自幼聰慧,13歲中秀才,22歲赴鄉試,即高中舉人,鄉試 ....
- 郭健秋
郭鶚翔之弟,生清咸豐2年(1852),卒於日治昭和5年(1930),曾於日治時代擔任保正,也擔任過孔廟(文石書院)及馬公 ....
- 藍木
別名:藍永茂
藍木的雙重職業身分
(本文原文發表於〈從「藍木製銅鑄宣爐」重新認識澎湖天后宮大木作師傅藍木〉《硓𥑮石季刊》第115期, ....
- 徐溫
徐溫(1859-1917),媽宮人,清代曾得六品軍功,遇事勇往不怠,性情剛正,熱心地方事情,深明大義,又識字。日治時期, ....
- 唐榮
唐榮(1880-1963),字錦旋,原籍福建晉江,3歲失父,5歲亡母,遂依祖母為生。10歲入私塾,後以家貧輟學。17歲祖 ....
- 徐日新
字盤銘,馬公市火燒坪人,生於乾隆12年(1747),卒於道光7年(1827),增廣生。少貧好學,常攜書隴畔,且耕且讀。本 ....
- 吳文光
吳文光,西衛人。性狷介,工於制義,與蔡廷蘭齊名;惟詩賦不逮耳。性憚於渡海,嘗一應鄉試,四書文已入彀矣,以二場病不能至,遂 ....
- 林此到
林此到(1826-1908),東西澳文澳鄉人(今馬公市),性情溫厚篤實,雖無秀才之稱號,但有漢學之實力,有時在廟宇或其他 ....
- 鮑迪三
鮑迪三(1864-1947),文澳人,臺澎割日後,曾攜眷赴大陸,在漳州以教學為生,兩年後返澎整理家業,後在故鄉開館授徒1 ....
- 蔡清溪
儒醫兼軍醫:文澳蔡清溪的故事
蔡清溪(1841-1921),日治時期居住於澎湖廳東西澳文澳鄉百十七番戶,《澎湖縣誌─人 ....
- 許登岸
別名:許仕、許超然、許志道
齊登覺岸-石泉許登岸的鑾務生涯
許登岸,澎湖石泉人、本名許仕,字志道,又名超然,咸豐5年生(1855),卒於昭和2年( ....
- 呂成家
呂成家 ,字建侯,東西澳東衛社人,工書畫、能詩,尤能琴箏,但屢試不中,於是絕意功名,怡情山水,建一書齋,縱情於琴棋詩畫, ....
- 謝輝煌
謝輝煌(1860-1936),東西澳宅腳嶼鄉人(今馬公市安宅里),幼有志於學,22歲成童生,在澎湖文石書院開講10多年, ....
- 洪捷元
雙頭掛(今興仁里)人,清咸豐6年(1856)秀才,為人溫良恭謙,傾心教育,終生設帳課徒。光緒19年(1893)林豪纂修澎 ....
- 蔡光任
蔡光任,字仲鄉,雙頭跨社人也。素習儒,兼學醫術,尤善痘科。人招之即應,不索謝;遇孤苦,或助藥資。時以好行方便稱之。享壽八 ....
- 紀春雨
紀春雨,雙頭跨社人。家饒於資;而天性謹愿,順事九十歲繼母。兄弟年皆六十餘,猶合食。一家男女數十人,耕讀各守分,雍睦無間。 ....
- 張建勳
張建勳,字壽石,雙頭跨社人;補弟子員。家貧,授徒不計脩金厚薄。性耿直,遇鄉鄰有爭者,必苦口勸解,事息不居功。澎人畏兵如虎 ....
- 蔡培華
蔡培華,字明新,林投澳雙頭掛社人。業儒,生平廉正寡欲。事父母極孝謹,貧無以養,為廳署小吏,給菽膳。通判朱國垣賞其文,厚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