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黃欲齊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湖西鄉西溪村人,生於昭和13年(1938),卒於民國78年(1989),享年52歲。父親是黃引領,母親為黃張賢,育有3子,黃欲齊排行老大。民國40年(1951)畢業於湖西國民學校,就學初期適逢二次大戰末期,生活所需物質匱乏,再加上七歲即失怙,以家中農作的收入實難溫飽,為了分擔家計,便開始在海邊撿拾玄武岩原石,雕成石磨、杵臼或裝門戶用的石樞。這些成品會有特定的商會來收購,也開啟了黃欲齊石雕工作的開端。
-
在生活貧乏與戰亂的時空背景下,宗教信仰是人民生活的精神寄託,因而臺灣各地新興廟宇林立,石雕業也隨之蓬勃發展,舉凡新廟宇的龍柱、花鳥與人物石堵、石碑文字雕刻、石獅牌樓等等皆須仰賴人工雕刻完成。當時西溪村裡有許多人從事石雕行業,在此時空環境中,17歲那年到屏東與旅外鄉親王斗師傅學習彫刻石碑,開啟了黃欲齊一生的石雕事業的序幕。也到過高雄縣岡山石雕店擔任製作石磨、墓碑等工作。足足有七年的焠鍊,而能自我專研各種字體的特色。
-
但有感於石碑彫刻僅僅是平面上的雕琢技術,難以表現立體的觀感,在婚後一年,前往萬華與張木成師傅學習廟宇龍柱、花鳥與人物石堵、與石獅牌樓等雕刻,自此奠定了在石雕技術上的大成。
-
先後投入萬華,臺南、屏東、高雄、埔里各地的的寺廟建築,此時正是黃欲齊石雕事業的顛峰。但因家鄉年邁老母乏人照應,乃返回澎湖,除了照料母親之外,也參與澎湖寺廟修建的招標工程,因而在馬公山水里內垵村赤馬村竹灣村中屯村後寮村西溪村許家村太武村鎖港里桶盤里各地,甚至是離島的吉貝土地公廟等廟宇皆出自其巧手製作。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完成中屯永安宮工程後,以巧奪天工的技藝贏得了中屯村民的讚賞,當地的居民在廟宇完工落成的歡慶饗宴後,一路上吹鑼打鼓地將黃欲齊及廟方所餽贈的牌匾送回住所。黃欲齊的石雕創作由平面到立體,由文字到花木獸禽,其藝術創作為臺灣留下許多的文化資產。每當負責的寺廟完工後定會寄附回饋並將作品拍攝留存記錄。
-
配偶為黃鄭美人,育有五女一子。雖因經濟條件不佳,但重視子女教育,曾經送次女淑芬出國留學;與長女慧珠、三女小青皆在家相夫教子;四女小鈺中原大學職員;五女春滿任教於龍門國小;子世昌目前就讀於交通大學資工所博士班。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