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產業
畜牧
畜牧發展
區:
首頁
西嶼鄉
畜牧
時:
1963
(民國52年)
───
西嶼畜牧環境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在畜牧業方面,
西嶼地區
早期並無畜牧業,直至
1963年
後農復會有計畫推廣畜牧養殖才逐漸開啓
西嶼地區
的畜牧產業,並在
西嶼鄉
外按村兩處,設立小型農場飼養肉牛與耕牛。目前
西嶼地區
除了待產中的牛、羊是進行圈養外,大多數的牲畜多採放牧飼養,也因此在
西嶼鄉
內可見牛隻在草原上優閒吃草的景緻。每到夏季,由於氣候潮濕,島上草類生長快速而且茂盛,可以供應牲畜食用的草料並不缺乏。已往牲畜以食野草居多,但目前多數的牧場已經大規模栽種盤古拉草來提供給牲畜食用,不過
外垵
地區仍有一戶以放牧於野草區的業者。這些新鮮食草在進入秋季時也隨著氣候轉涼風速加大而停滯生長甚至枯黃,因此畜牧業者必須在夏季時囤積盛產的磐古拉草作成乾草糧,以備過冬之用。以往尚未引進盤古拉草時,
西嶼
農家的耕牛的食草主要以乾燥的
花生
藤為主,由於沒有新鮮的草糧供給牛隻食用,也因此過冬之後,這些耕牛都只剩下皮包骨了,不過今日畜牧方法已有改進在食草部分也有較充裕的草料來提供牛隻的食用,所以
西嶼地區
的牛隻也就不再爲此消瘦了。
-
從整體的農牧環境看來,
西嶼地區
農牧業的發展受到
季風
與水資源的限制甚大,對應於氣候而發展出「半漁半農」經濟生產模式,此半漁半農的經濟模式主要多在耕地幅員較廣且有優良漁港的村落,雖是如此,大多農漁戶也會因實質的環境需求而調整工作份量比例,像
內垵
、
外垵
與
小門村
耕地較少是以漁業爲主,
二崁村
耕地較廣是以農業爲主,
橫礁
、
大池
、
小池角
(
池東
、
池西村
)、
赤馬村
地區大致採農漁方式,
竹灣村
做山的做山討海的討海,
合界村
是第三房靠山做山、第五房靠海討海。
-
文字引用|
西嶼鄉
志
知識建檔|2025-06-20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西嶼鄉志
|
第270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通梁福德正神廟土地公聖誕千秋
|
通梁村
|
祭儀活動
馬公北甲〈北辰宮四垂亭增築及油漆捐金寄附芳名列左〉碑
|
戰後初期
|
長安里
|
石碑
北辰宮「廣存澤被」楹聯
|
昭和
|
長安里
|
楹聯
北辰宮「北占辰集」楹聯
|
昭和
|
長安里
|
楹聯
北辰宮「北斗辰樞」楹聯
|
昭和
|
長安里
|
楹聯
北辰宮「正直威權」楹聯
|
大正
|
長安里
|
楹聯
鼎灣慈善堂
|
解嚴後
|
鼎灣村
|
落難神明
赤馬村夫人媽廟七月普度
|
赤馬村
|
秋季祭儀
鼎灣村七月拜八卦劍碑
|
鼎灣村
|
秋季祭儀
赤馬村西岩寺七月普度
|
赤馬村
|
秋季祭儀
吉貝謝姓
|
康熙
|
吉貝村
|
謝姓
水仙宮
|
潭邊村
|
水仙王廟
北辰宮普渡
|
長安里
|
秋季祭儀
東衛天后宮普渡
|
東衛里
|
秋季祭儀
小池角關帝廟普渡
|
池西村
|
秋季祭儀
北辰宮「惠澤神功」楹聯
|
明治
|
長安里
|
楹聯
劉德壹
|
明治
|
池東村
|
醫護人員
劉遏雲
|
光緒
|
池東村
|
仕宦
馬公草仔尾共同墓地碑
|
日治時期
|
重光里
|
石碑
沙港天后宮普渡
|
沙港村
|
秋季祭儀
平台知識總數
7,741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