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虎井澄淵
-
虎井沉淵尚沉沉
-
虎井,17世紀的外國地圖稱呼她為Groote Taeffel ,圖名:<Kaart van het Eyland Formosa en de Eylanden van Piscadore>(福爾摩沙島與澎湖群島圖),此圖繪製於1642-
1653年,已有
虎井嶼的記錄。《熱蘭遮城日記》對
虎井的記載也是屢見不鮮,例如
1631年3月6日「……於是Beverwijck號遂於今夜跟我們揮別出航,我們也隨即揚帆啟航。7日夜裡來到澎湖,停泊在那個大桌島(Groote Taeffel)下面。」
1683年施琅率軍攻打澎湖,在其<請決計進勦疏>中也提及「……至初五日未時到澎湖
貓嶼;時各船未便輕進;灣泊
花嶼.初六日黎明,率各船由
虎井過獅嶼頭,瞭見劉國軒賊艘盡泊於
媽宮…。」
虎井於清初已有
翁姓、陳姓
牧羊開墾,在此落地生根。然而最令
虎井聲名大噪者非「
虎井沉城」莫屬。
-
清代
道光年間《
澎湖續編》已將<
虎井澄淵>臚列澎湖八景之中,
虎井嶼觀海中沈城的詩文,不可勝數
-
如何淵底立堅城,可是滄桑幾變更?
-
寂寞山河沈舊恨,屏藩海國值時清。
-
難尋危堞千層砌,猶見頹垣一片傾。
-
我欲燃犀來照取,驪龍頷下探晶瑩。
-
然而,此地海潮凶險莫測,「
虎井沉城」難以讓一般人靠近一探究竟。「
虎井沉城」的神秘面紗卻也吸引中外的目光,各種揣測多有。
1982年臺灣潛水界名人謝新曦與蘇淵曾率領2組潛水隊,在聯合報系的贊助下入海探險,發現海底有南北向石牆﹐高出海底約3米。
1996年,日本人得到臺政府的同意,邀請謝新曦再到
虎井潛探石牆,又發現有東西向石牆,與南北向的石牆成直角,形成十字型城郭狀構造物﹐並在北端有直徑20米的圓形構造物。這些潛探成果多有披露,有的認為是澎湖
玄武岩地質所形成的自然構造;大多數認為是人為的建築。遂有認為「
虎井沉城」是隋代建築,有的認為是荷蘭人所築的紅毛城。各種臆測天馬行空出現。臺大黃士強教授則以為,澎湖萬年以來,地殼並無重大變動,唯一的變動是在冰河期之前,約距現在12,000年到80,000年間,海平面比現在低約106米。台灣海峽當時是陸棚,而澎湖海溝也許多撈獲古生物化石、石器等,近年來更有澎湖原人的考古新發現,此地曾是陸地早為學界所確認。黃教授也推斷
虎井海底沉城﹐極可能在冰河時期建造於陸棚上。
-
虎井沉城歷經近200年,仍然沒有一個確確的說法,是我們不想解開此謎或是真的做不到呢?我試將時間回溯百年前,看看我們澎湖先人探險的勇氣與利用
虎井沉城的智慧。
明治38年(1905)9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虎井沈城>
-
澎湖島
虎井嶼山東首。近海約一里餘海底有沈城一座。屹立聳拔。其雉堞灰磚。宛然不稍移動。近有
桶盤鄉漁人十餘。搖一網船。在此沈城內布網圍烏尾冬魚。計得七八百斤之數。有善泅水能禁氣者。在城內周行一遭。云此沈城比
媽宮城略小。東西南各造一門。惟北門無有。城樓亦不甚軒宏。風日晴霽之時。水清見底。游魚可數。往來雉堞間。悠然自得。見人不甚畏懼。第此城不知建於何時何代。或謂荷蘭踞澎之時。即築有此城在山上。以資防守。不知何時翻落海中。仍依然屹峙。斯亦海客談瀛者之一奇觀也。
-
不獨
虎井有沉城的傳說,
望安鄉東吉嶼西方海底也發現有疑似人工堆砌的石牆。中東有一種建築稱之為沙漠風箏,由巨石構成。這些巨石已逾5000年之久,原本誰都不明白這些石牆是作何用?最近經由科學家考古已得知,石牆大多出現在動物的遷徙路線上。簡言之,沙漠風箏就是一個巨大牲口柵欄,其功能是捕捉動物,如同
石滬一般。讓我們想像一下,海底城就是另一種型態的沙漠風箏,用以捕捉冰河時期遷徙於大陸棚上的動物,而非國家、聚落之類的政治或軍事思考,破除"城"的概念,或許可以引領進行不同的研究方向。我們的
桶盤先人不也把海底城當成
石滬,圍網捕捉黑尾冬嗎?
-
百餘年前,澎湖的先民憑藉著一口氣,潛入
虎井沈城海域利用沉城的雉堞灰磚圍網捕魚,並將
虎井沉城的規模外觀作清晰的描述:「此沈城比
媽宮城略小。東西南各造一門。惟北門無有。城樓亦不甚軒宏。」多麼精采的
虎井沉城!百餘年後,我們有最先進的裝備與技術,若有一顆探究的心,先民們探究的成果將是我們重要的基石。
-
文字來源|許玉河老師
-
澎湖古八景其中之一的「
虎井澄淵」,在天氣晴朗且大退潮的時候,從
虎井嶼東山的海岸往海底望可以看見類似城牆建物的影像在海中若隱若現。在
澎湖廳志和台灣通史都有記載著有關於這個海底城牆的故事。潛水專家謝新曦曾在
1976年時接受當時澎湖縣長
謝有溫的委託,進行尋找
虎井沉城正確位置的任務。終於在
1982年,在
虎井東山外海海底發現類似沉城的建物。
1982年10月23日,謝新曦帶著他數名學生(魏文宗、黃郁文、陳應中)從
虎井嶼面對
馬公市嵵裡里方向距離海岸兩百公尺處下潛約4公尺,就看見了類似長牆的物體。
-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
1622年荷蘭人佔領
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
天氣晴朗退潮時,必須站在
東山山頭始能看到所謂「
虎井澄淵」,圓形類似箭樓的建築很靠近
東山海邊,類似城牆面的建築連接著箭樓向東方延伸出,目視約100公尺後就無法看到了。
-
目前駐軍在
東山最東端處有興建一個水泥平台,但是並非來看這沉城的,而是另有軍事用途,僅恰巧可以平穩的站在此處觀看,另外站在岸邊是無法看到沉城的,上面「
虎井沉城」的介紹,由海岸望海底應是用字上的錯誤,因為地形上根本無法可以到達此處海岸,且從岸邊看向海裏時,也恐怕因為高度不足,僅能看到海面波浪的陽光反射而已。
-
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
古稱「
虎井澄淵」的
虎井沈城傳說由來已久,《
澎湖續編》中呂成家的〈
虎井嶼觀海中沈城〉詩說:「如何淵底立堅城,可是滄桑幾變更……難尋危堞千層砌,猶見頽垣一片傾……。」(
蔣鏞 1832:114)。《
澎湖廳志》也有「相傳
虎井嶼海口,昔有商船失事於此,每當風雨將至,則磷火熒熒,遊行水上;豈長遊者怨氣未散,化為磷火,以示後人,使知戒避歟?」的記載(
林豪 1893:22)。
-
虎井沈城的來歷眾說紛紜,有人說是隋代陳陵遠征「流求」(今臺灣本島)的遺物(朱天順 1990:378);有人說是荷蘭
風櫃尾城被明軍以砲轟倒,沈入海底的遺跡(張新芳 1986:31)。近年來潛水人員更曾多次下海探查,最具規模的一次是,
民國85年(1996)9月由中華臺北水中運動協會名譽理事長謝新曦率同國內及日本潛水技術人員下海的探索。謝新曦說:「在距離
虎井嶼東山約50公尺的海下……找到分別呈東西向及南北向的兩座梯形石牆。南北走向的石牆,從俗稱
鵝頭鼻的
東山下一直往海底延伸,長度超過200公尺,高約3公尺……這座牆在海中的最高處,距離漲潮時的海面約8.7公尺,退潮時幾乎可以看到牆頂,是
虎井沈城重要的景觀。東西走向的石牆則較矮,已經斷裂,只留有地基,與南北向石牆成十字形交叉……石的表面有各種海中生物,附近的石面都沒有這種情形,一般來說,只有經過人工切削過的物品表面才容易長生物……疑點很多,仍待解開」。又說:「石材為澎湖當地的
玄武岩材質……與當地
玄武岩柱狀節理和板狀裂理不同,更與漁民口耳相傳的紅磚城牆不同……是否真有沈城,尚難斷定」64。臺大的林衡道教授則認為是
虎井嶼附近風浪猛烈,海底岩積層受巨浪衝擊,歷久形成澄淵,宛若城池,並不是真有所謂的城壁(林衡道、黃潘萬 1961:89)。
-
文字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11-27。知識更新|2021-02-0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