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戰爭期間,澎湖漁船被徵調使用而多遭破壞,動力漁船至
民國39年(1950)僅餘12艘。
民國40年(1951),時任立委的張寶樹先生乃提出「漁者有其船」的主張,政府有計畫的分期建造大批小動力漁船,以分期付款的辦法,使漁船所有權逐漸為漁民所有,實現「漁者有其船」的政策。澎湖縣縣長
李玉林贊同此想法,政府決定在澎湖試辦。此時,配合美援的協助,對當時澎湖漁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
-
(一)漁者有其船
-
民國41年6月
(1952),農林廳漁管處處長陳保泰在澎湖主持12艘新漁船下水典禮,並已決定由美援相對基金項下之3,000,000漁業貨款中,撥出300,000元,作為開闢四個漁港之用。同年10月,
李玉林計劃自明年起,在兩年之內續辦30艘10噸級28匹馬力漁船的放領,以增加漁業生產。
-
上述農林廳漁管處為省政府於
民國41年(1952)春成立,第一要政即是仿照耕者有其田的精神,實行漁者有其船,訂定建造小型動力漁船放領辦法,由省府撥款1,900,000元,經濟部漁業增產委員會在美援相對基金項下撥貸4,000,000元及美金外匯100,000元,共計建造5噸級、10噸級及15噸級之小型動力漁船103艘,分三批修建,第一批52艘,於
民國42年10月
(1953)在高雄舉行下水典禮及交接儀式。漁船貸出後第三個月,由漁民在營利之中,開始分期還本付息,共分18個月還清,所有償還之本息由當地
合作金庫開立「貸放漁船資金」專戶存儲,再繼續建造新的漁船,貸放給漁民。貸放的標準:(一)二十歲以上之專業漁民,四十一年度每期戶稅在新台幣二十元以下者,(二)現無動力漁船者,(三)直接從事漁撈三年以上者。各縣市分配標準:(一)按照登記合格漁民人數之比例,(二)當地港灣情形,(三)接近漁場情形,(四)當地漁業發展狀況及(五)地方政府配合漁業設施努力之程度。全省各縣市,計雲林縣分得三艘,嘉義縣三艘,高雄縣四艘,台南縣三艘,屏東縣五艘,澎湖縣六艘,台南市三艘,高雄市四艘,宜蘭縣四艘,台北縣四艘,桃園縣二艘,新竹縣二艘,台中縣二艘,基隆市四艘,苗栗縣一艘,彰化縣一艘,花蓮縣二艘,台東縣四艘。第一批之中,以澎湖分得漁船數為最多。第二批由省府預算建30艘,第三批美援貸款16艘,與第一批美援貸款五艘,合計共51艘。上述51艘漁船於
民國43年(1954)3月完工,於4月4日至8日分別在高雄、基隆、台南、花蓮等地,貸給各審查合格之漁民。此次,澎湖縣又獲得5噸級三艘,10噸級三艘,15噸級一艘。放領的漁船,均是委託中央信託局招標代購的丹麥產狄塞爾引擎(Diesel Engine),因為狄爾塞引擎較現在本省一般漁民所用的燒玉引擎要省油。
-
漁業增產委員會為對美援貸款所建造的放領漁船,有關船型設計,機器使用,以及漁民作業等情形,特商請省漁會、中國驗船師協會、經濟部漁管處等單位,指派代表和專家於
民國43年(1954)5月視察花蓮、台東、嘉義、澎湖、台北、桃園、新竹、苗栗等縣。各縣市放領漁船作業情形以台東、花蓮、澎湖和宜蘭等地為最好,嘉義、台南、雲林、彰化、台中等縣市,因受淡季影響,作業成績較差。同年7月,台灣省政府經洽請美援會核准貸款再建造25噸級
延繩釣漁船20艘,放領與南部高雄縣、高雄市、屏東、澎湖等四縣市,每縣市各5艘。
-
在
李玉林縣長的主政之下(
1950-
1960),透過政府補助與美援的挹注,澎湖的動力漁船從
民國39年(1950)的12艘增加到
民國49年(1960)的708艘,此時期的漁船也已
李玉林縣長的「玉」冠以「澎玉」之名,形成當代的特色。
-
(二)漁網貸款
-
除了漁船之外,漁網亦為漁民生財的重要工具之一。
民國42年(1953),台灣省漁管處辦理漁網貸款,根據各地實際需要核准基隆等五縣市之配貸網線數量,計基隆市美援部份255公斤,約30,028元,漁網公司部份133公斤,約4,842元;高雄縣漁網公司部份2,227.7公斤,約134,654元;台南市漁網公司部份441公斤,折合14,253元;桃園縣美援部份2,250公斤,折合111,150元。澎湖則獲得美援600公斤,折合49,360元,漁網公司部份則有190公斤,折合8,103元。澎湖縣府乃按申請人數分配各鄉鎮漁民,貸款分18個月攤還,月息一分。
-
民國44年(1955),省漁管處為充裕專業漁民購買漁網資金,再申請美援撥款新台幣1,000,000元,充作漁網網線貸款。申請此項漁網貸款對象,以合於下列規定之一專業漁民為限:(一)以5噸級以下動力漁船作業者。(二)無動力漁船,而以舢般竹筏作業者。(三)經營沿岸
地曳網者。計台北150,000元,澎湖100,000元,高雄縣90,000元,台東縣70,000元,屏東縣50,000元,新竹、台南、基隆、高雄、彰化、花蓮、桃園、苗栗等縣市各40,000元,台中、雲林、嘉義等縣各20,000元。此次美援貸款第三項經營沿岸
地曳網即為
牽罟漁業,澎湖各地的
牽罟組織如
嵵裡、
林投、
內垵、
外垵等地漁民應在此地的受惠名單之中。
-
民國47年(1958)經濟部漁業增產委員會,擬訂申請
1959年度開發基金貸款的初步計劃,貸款總額為1,377,000美元。在該項貸款中有1,177,000美元,為建造漁船貸款:(一)建造120-150噸級單拖漁船,以及350-1500噸級的大型鮪釣漁船,(二)建造20艘20-45噸級漁船,(三)建造揚操巾著網漁船一組5艘,(四)採購揚操巾著網漁船用的合成纖維漁網。另200,000美元作為供高雄市、基隆市、台南市、蘇澳及澎湖等地冷凍冷藏廠設備,汰舊換新之用。11月,省漁管處業按照開發基金美援漁業貸款分配金,亦經會同省漁會,
台灣土地銀行及
合作金庫等有關機關派員分別就申請各該項貸款漁戶,公開抽籤決定,冷藏冷凍設備更新貸款承貸人有四單位:高雄冷凍廠,台中魚市場,台灣水產公司冷凍廠,
馬公製冰廠;合成纖維漁網承貸漁戶,澎湖中籤者有:許芋、陳來意、陳浥癡、許初化、陳瓊瑤、莊朝羊、洪清敬等。
-
(三)
馬公冰廠與漁業加工場
-
民國42年(1953),為增加漁產保鮮,澎湖
馬公冰廠獲得農復會撥款修復,無條件租給
澎湖縣政府使用十年,美援會並撥款240,000元增設電氣設備。對於
馬公冰廠之修建,
澎湖縣政府與水產公司獲致三項協議:(一)擴修
馬公冰廠由水產公司負責向美援會,貸款修理。(二)該廠由
澎湖縣政府依照合約經營十年。(三)擴修竣工後24至28個月內製冰廠之財務、會計、業務人員由水產公司派充,藉以籌措擴充貸款。
民國43年(1954)省漁管處再申請美援相對基金項下獲撥台幣3,108,000元低利貸給各地漁會及魚市場,用以擴充製冰及冷藏設備:蘇澳鎮漁會、彰化及嘉義市魚市場、屏東市公所、台中市府。澎湖漁會獲貸500,000元,新設10噸製冰設備。
-
澎湖夏季盛產鰛魚與丁香魚,例如
民國47年(1958)8月10日捕獲150,000公斤,漁貨堆積如山。
民國48年(1959)8月,
赤崁漁民在一周內捕獲250,000斤的丁香魚。
民國50年(1961)6月,
花嶼18艘機動漁船在三天之中捕獲200,000公斤臭肉魚。為改善漁業加工環境,美國駐華安全分署農業教育顧問凱薩偕同該署林振威於
民國51年(1962)年1月抵澎考察,在澎水校長范承修的陪同下會見徐詠黎縣長交換意見,並計畫在
第二漁港興建興建漁業加工場,帶設計圖通過,即刻撥付美元興建。美援會、農復會及省漁管處等有關單位,經會商決定補助51萬元設立鰛魚加工示範廠,由
澎湖水產學校試製
煮乾鰛魚,然後交由省物資局收購轉售,規模為日產鰛魚乾三十噸。此加工廠於同年10月完工,隔年
(1963)4月辦理落成落成。漁管處林茂春組長會同農復會張乃高與水產試驗所賴永順主任等人,於27日在縣府開會決定交由該漁會試行經營,為期一年,並由澎湖水產水校及澎湖區漁業互相訂立使用與經營契約。水產加工廠佔地三百坪,耗資520,000元,係由美援會撥款交由省立
澎湖水產職業學校興建,作為該校學生的實習工廠。
-
(四)狄塞爾引擎與碼頭興建
-
民國46年(1957),漁業生產計劃替換改裝引擎貸款共計新台幣3,000,000元,由土地銀行向美援會簽訂貸款合約,而由中信局招商承購,預定在本年12月底以前將替換之引擎改裝完竣。此項貸款澎湖縣受貸人名單,二十匹馬力柴油引擎為徐玉銓;三十匹馬力柴油引擎有高添財、吳篤敬、
許清池、陳再先、郭牛港、陳雅耀、莊錠等七人;45匹馬力柴油引擎為林長禮、呂佛金。
-
民國49年(1960),農復會運用美援漁船引擎貸款,由承貸人向土地銀行澎湖辦事處以下列方式提出申請:(一)兩家舖保或二個人保,(二)引擎登記由土地銀行保有所有權,(三)船體由漁管處辦理質押存記,在質押單上註明引擎由土地銀行保有所有權。獲得貸款的澎湖漁民,20匹馬力:顏人和、高得善、高繼智、方皆達、洪祀、陳金城、謝克己、鄭秋申、楊清藩、蔡雲續、蔡豪俠、顏燕周、陳東合等13名。候補:王秋山、顏顯瑤、顏以定、
蔡清溪、李利;30匹馬力:李秦要、翁黨、陳生好、陳金誥、莊竹香、呂掌、尤自命、董仲、李文章、林文雄、林騰爵、李諒、洪勤修、呂水社、許邦家等15人;候補:陳有德、鄭清賢、林長興、許居、許祖家。45匹馬力:葉超傑、周江成、陳位、陳隨、陳趁、洪石量、翁瑞南、歐得業、鄭公煉、陳江龍、薛茂竹、伍帖、陳烏蕃、吳吉、翁順虎、許等富、翁鋼、林長洲等18名;候補:翁秀蚪、劉采芸、翁自變、許等和、吳順理、陳登載、吳君前、陳清托。60匹馬力:陳清續、劉秋南、陳丁才、陳志等4人;候補:陳家宗、陳自成。狄塞爾引擎,廣為此時期漁民所喜愛。
-
民國50年(1961),省
合作金庫承辦美援小型漁船加裝柴油引擎貸款,在農復會撥出的1,000,000元貸款,澎湖獲得分配204,000元,16匹馬力引擎6架。同年4月,配合美援補助及地方自籌經費,省府所撥付台東縣大武漁港2,470,000元,次為基隆漁港2,250,000元;高雄縣白沙崙漁港、澎湖縣
馬公第二漁港、台東縣綠島漁港、台南縣馬沙溝漁港各為1,000,000元左右。又,美援480法案下以農業剩餘產品折合台幣撥款補助,省府計劃修建的17個漁港工程中,
馬公第二漁港工程,包括修建碼頭岸壁1,100公尺,清理泊地土方20,000立方公尺,填高海埔地土方53,000立方公尺。
-
美援,配合經濟部漁業增產委員會、農復會、省漁管處、水產試驗所與各縣市政府的合作辦理「漁者有其船-漁船放領」政策;引擎貸款、漁網貸款、協助沿岸漁業與漁業技術的改良;建設漁業公共設施,如漁港、碼頭堤岸,建設冷凍廠等。對澎湖而言,漁業為主經濟地理性格,漁船放領政策與各項漁業設備設施的補助,美援對澎湖漁業發展,貢獻卓著。
李玉林縣長在其任內,也因在漁船放領的政策全省績效第一,而於
民國44年(1955)3月獲得敘獎。然而,美援對澎湖漁業的發展,「美援」二字《澎湖縣志─物產志》與《續修澎湖縣志》幾乎毫無著墨。
-
#參考資料
-
聯合知識庫
-
澎湖記憶數位資料與與檢索系統
-
蔡萬生,〈21世紀澎湖漁業發展芻議-回顧與前瞻〉,收錄於第一屆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2002年-
張默予,《澎湖縣志:物產志卷六》,
1972年-
許雪姬,《澎湖縣志:雜志卷十五》,
1991年-
林文鎮,《續修澎湖縣志-》,
2005年-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1-07-20。知識更新|2021-07-2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