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北甲北辰宮「深叨靈佑」匾,上款:「歲在癸卯嘉平月恭獻」,下款:「沐恩信士葉茂峰敬酧」。「深叨靈佑」上方有「糾察天君朱府王爺」八個字,「糾察天君朱府王爺」八個字似乎經過重修改動的痕跡。
北辰宮創建於
1899年、
1900年落成,準此,癸卯年最早可能是
明治36年(1903),或者為
民國52年(1963),嘉平月為陰曆12月之代稱。
-
明治33年(1901),澎湖
一新社掀起
扶鸞戒鴉片煙風潮,同年陰曆5月20日,東甲、北甲、南甲與天后宮主神同在一起新社降筆,
北辰宮朱府王爺以瘟部主宰的尊號降筆訓示。隔年
(1902)歲次壬寅陰曆10月29日朱府王爺於
一新社再降筆,表示其已由「欽賜一品瘟部主宰加封廣澤大尊者,請將此事通知甲內鄉民」。
日治時代,朱府王爺有兩個神明會,「廣澤會」為其中之一,即源於此。歲次癸亥年
(1923)陰曆12月16日,朱基仁、陳厚德請旨開設
鸞堂。18日戌刻,協天大帝以正
鸞手初學鸞務未精,降筆要朱基仁、陳厚德、吳鴻基、陳耀仁、黃逢源等五人前往東甲寶善堂,等待降筆指示。同日亥刻,協天大帝賜
銅山館鸞堂為「銘新社擇善堂」。並進一步指示:
-
拱辰門內佛場幽,優雅絕塵紫竹修。
-
修德修功修行好,好安鸞務造仙舟。
-
此因
銅山館此時已經老舊,樑木腐朽,有待重建,不適合做為
扶鸞場所。《寶善靈槎》〈卷三〉,也有
銅山館協天大帝降筆提及
銅山館雖然也開堂著書,然而
銅山館已老舊危險,囑咐朱陳二子妥善因應,並賜
銅山館鸞堂為銘新社擇善堂。協天大帝也盛讚鄰近的
澄源堂環境清幽,可為
扶鸞之所。希望唱鸞者轉達給
銅山館知朱陳二子知悉。
澄源堂觀音佛祖陳於23日也降筆:「余蒙西方教主委命為
澄源堂菩薩廣播教化,茲蒙協天大帝馬及廣澤尊王朱二位尊神,向余借用敝堂,欲安置鸞台,冀挽頹風而化美俗。此舉甚善,余甚喜慰,當為諸子賀。而爐下蔡莊等,宜和衷共濟,肅具虔誠,同贊善機,務期始終如一,毋違此示。」由此可知,
銅山館「銘新社擇善堂」成立之初,係以一路之隔的
澄源堂為
扶鸞之地。《啟化典謨》書成於
大正13年(1924)。
大正14年(1925)秋月,在廈門會文堂書局印行。
-
澄源堂、
銅山館與
北辰宮同屬北甲範疇,「銘新社擇善堂」著造《啟化典謨》,也由此三座寺廟神明擔任。來自
北甲北辰宮的神明,有「著造副主席廣澤尊王加陞四級敕封糾察天君朱」、「副馳騁
北辰宮哪吒太子加陞三級金」、「内外供役
北辰宮福德正神陞任河南省開封府城隍廟文判胡」等三位。
北辰宮朱府王爺因參與「銘新社擇善堂」,著造《啟化典謨》一書有功,故而又有「加陞四級敕封糾察天君」之尊銜。
-
紅木埕濟眾社新民堂於
明治36年(1903)歲次癸卯著造《啟蒙玉律》,《啟蒙玉律》時刊行,有鸞下葉茂峰捐金拾元助印,金額不少,可見葉茂峰有相當的經濟能力。葉茂峰,其生平事蹟雖然不詳,然而,由此筆資料顯示,葉茂峰應是活躍於
明治年間的
媽宮人士。其次,
北辰宮朱府王爺本有瘟部主宰之尊銜,
1902年經由
一新社扶鸞又加封為廣澤尊者。
大正13年(1924)參與「銘新社擇善堂」著造《啟化典謨》之後,又出現「加封四級糾察天君」之銜。糾察天君的尊號究竟是來自於瘟部主宰、廣澤尊王的衍生,或是參與「銘新社擇善堂」,著造《啟化典謨》一書
扶鸞有功而獲得,有待進一步研究。
-
葉茂峰敬酧之「深叨靈佑」匾,對照其生存年代,極可能是在癸卯年
(1903)12月。「深叨靈佑」匾「糾察天君朱府王爺」八個字,似乎有經過重修改動的痕跡,而非原來字樣。或許是在
大正13年(1924)參與「銘新社擇善堂」著造《啟化典謨》之後,重修「深叨靈佑」匾,在原匾上添加「糾察天君朱府王爺」。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5-09-09。知識更新|2025-09-1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