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昔日圓環今安在|
影像來源:建國日報。
知識分類|
類:
交通
陸運
路運發展
類:
交通
陸運
道路設施
───
昔日圓環今安在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民國80年
代之前,澎湖有幾處圓環:
東衛圓環
、
興仁圓環
、
鎖港
圓環與
隘門圓環
。圓環多設於交通要道或鄰近重要軍事基地,圓環並有士兵站崗,藉以維護交通秩序與往來人群動向。《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對於上述位處
馬公市
圓環的介紹,彌補了澎湖縣志中的缺漏:
-
(一)
興仁圓環
:
-
位在今201號與
204號縣道
交叉口的
興仁圓環
於
民國52年
(1963)
4月11日興工,次月13日完工,圓環中央安置有一座蔣中正總統的立身塑像。
民國81年
(1992)
經相關單位數度會勘,甚至還勞駕縣長親臨現場勘察,才拍板決定於當年3月14日動工拆除,改由縣警局交通隊在交叉路口裝設三色交通號誌。蔣中正銅像也安置於一旁的公園。其次,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上
興仁圓環
的照片,則言攝於
民國50年
(1961)
。
-
(二)
鎖港
圓環:
-
民國54年
(1965)
縣政府曾在
鎖港派出所
左前方的交叉路口設有一個圓環,到
民國80年
(1991)
因為車流量增多而拆除,改設紅綠燈。
-
(三)
東衛圓環
:
-
基於交通和治安的考量,縣政府曾經在
民國51年
(1962)
將203號與
202號縣道
的交叉路口,規劃為圓環,由軍方設置交通指揮台來指揮管制過往的車輛。圓環興設時曾徵購民地及補償拆遷民房,於同年4月發包興建。到
民國60年
代,才因車輛流量劇增而拆除,改用交通號誌來管制。
-
準此,
東衛圓環
、
興仁圓環
、
鎖港
圓環的興建依序為
東衛圓環
(1962)
、
興仁圓環
(1963)
、
鎖港
圓環
(1965)
。在交通與人口次第發展下,上述圓環也依序拆除
東衛圓環
(
1970年
代)、
鎖港
圓環
(1991)
,
興仁圓環
(1992)
。然而,
民國51年
(1962)
4月20,《
建國日報
》報導:
東衛
十字路口將興建圓環,縣府完成設計,並完成附近所需土地之徵收。
東衛
為
馬公
、
湖西
、
白沙
三鄉鎮必經之地,車輛交通往來頻繁,曾於
民國50年
(1961)
發生車禍導致兄弟二人命喪輪下,多人受傷之慘案。政府為改善交通安全,決定建立圓環,此案由建設局辦理招標,
東衛圓環
直徑為6公尺。該報導又指稱,
澎南
鎖港
與
興仁
兩地的圓環已早於
東衛圓環
興工中,近期即將完工。
-
從《
建國日報
》的報導,
東衛圓環
、
興仁圓環
與
鎖港
圓環,均興建於
民國51年
(1962)
,先完工的應是
興仁圓環
與
鎖港
圓環,
東衛圓環
稍晚。《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中,有
東衛圓環
與
興仁圓環
照片。
東衛圓環
有士兵站崗,圓環造型雕塑著勝利女神力士型防空飛彈,該書稱照片中的學生為「
東衛
往
白沙
的叉路上」,實為
馬公
往
湖西
方向。蓋照片最左邊有一突起的小山頭,小山頭上有一座碉堡為今日
東衛水庫
西南方高地,也就是
雙壙山
所在地,雙礦公墓塚已遭政府拆除。
興仁圓環
則為圓頂型建築,並設有機槍座。
-
不論是
民國61年
(1972)
的《澎湖縣志交通志》與
民國94年
(2005)
《續修澎湖縣志交通志》對於上述三座圓環隻字未提。《澎湖縣志交通志》卻提及
馬公
有另座圓環:「
烏崁
圓環,計用工程費2,360元,於
民國54年
(1965)
3月1日完工。」《澎湖縣志交通志》為蔣祖武縣長(
1964
-
1973
)任內編撰,在〈交通發展〉部分,特別鋪陳其任內的交通建設。但是,詢之
烏崁里
人,印象中不曾有過設置圓環。
-
其次,《澎湖縣志交通志》也提及
隘門圓環
:「路面及排水溝整建工程─排水溝59,820平方公尺,涵洞三座,圓環一座,既工程費106,969元,於
民國54年
(1965)
3月1日完工」。從〈島嶼生活日記〉網站有一篇王慧鈴小姐刊登之文章與照片:「
隘門圓環
是
隘門村
的重要地標,位置在空軍基地大門的入口處,
隘門圓環
配合空軍基地於
民國52年
(1963)
開工,
民國53年
(1964)
竣工。在圓環的中央,矗立著一座水泥士兵塑像,阿兵哥雕像是
白沙鄉
講美村
蕭傳形老師的作品。於
民國57年
(1968)
矗立。」兩者也是互相扞格。
-
澎湖於
民國50年
代興建的圓環,曾經是交通上管控的樞紐,也是軍事警戒的重地。一甲子的時光過去,現在僅存
隘門圓環
。然而,圓環不被修志者所關注,以致在各種文本上,呈現修建年代紛亂衝突的局面。
-
#參考資料
-
《澎湖縣志交通志》,
1972年
-
《續修澎湖縣志交通志》,
2005年
-
《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8輯
馬公
東衛里
安宅里
》,
2006年
-
《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9輯
馬公
興仁里
烏崁里
》,
2006年
-
《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2輯
馬公
鎖港里
鐵線里
》,
2006年
-
島嶼生活日記網站
-
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
-
澎湖記憶數位資料與與檢索系統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1-07-03。知識更新|2024-10-25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小池角關帝廟〈本鄉旅臺寄附芳名列下〉記事牌
|
池西村
|
記事牌
畫花安平壺
|
復興里
|
一般古物
朱錫甘雕人物大楣
|
昭和
|
沙港村
|
一般古物
朱錫甘書繪壁板
|
大正
|
沙港村
|
一般古物
關帝廟宮整建工程捐款芳名錄
|
池西村
|
石碑
關帝廟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神房雕刻捐献芳名
|
解嚴後
|
池西村
|
石碑
小池角關帝廟諸位列神神冠換新及浴室廁所新建捐献芳名錄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小池角關帝廟外燈總換新宮柱門窓油漆捐献芳名錄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西嶼鄉小池角關帝廟興建樂捐者芳名碑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臺灣省澎湖縣西嶼鄉小池角重建關帝廟落成記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第一賓館
|
昭和
|
中興里
|
官舍
險礁
|
赤崁村
|
九十島礁
關帝廟
|
乾隆
|
池西村
|
關帝廟
湖西國小
|
日治時期
|
湖西村
|
國小
關帝廟宮整建工程捐款芳名錄
|
池西村
|
石碑
關帝廟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神房雕刻捐献芳名
|
解嚴後
|
池西村
|
石碑
小池角關帝廟諸位列神神冠換新及浴室廁所新建捐献芳名錄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小池角關帝廟外燈總換新宮柱門窓油漆捐献芳名錄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西嶼鄉小池角關帝廟興建樂捐者芳名碑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臺灣省澎湖縣西嶼鄉小池角重建關帝廟落成記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平台知識總數
7,47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