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雙壙山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雙孔山
-
馬公市志》於附錄提及:東衛里有一處地名稱為「雙壙山」,作者蔡平立先生於1984年採訪,當時的呂萬孔先生表示:雙壙山位於東衛水庫西南方水庫事務所之南,約一百公尺處。在山之下坡處有一個墳墓型之洞穴,稱為「虎頭山穴」或稱「虎口」。雖經三百餘年風霜外貌仍完整,洞前有一灰磚桌,亦有人奉拜上香之跡。
-
相傳明末清初,大陸與台灣之貿易往來頻繁,然海上風險、海難常有。崇禎末年,先民自大陸遷至東衛定居時,臨近海岸處漂來大體一具,先民心生惻隱,即搬就近之雙壙山洞內。嗣後,其家人探知其骨骸所在欲移回鄉里。斯時經延聘地理師勘察,知其良穴吉地,即決留存不移。其後裔多出顯官高爵,俗傳出十三支涼傘,就是說獲高官者有十三位。村民獲悉此事,為求後裔飛黃騰達,競將祖先骸骨放藏該洞。為使能多存骨骸,鄉民即發動捐建,將洞內擴大用磚疊造如現況。洞口約三尺四方,洞內深、寬各六尺,長一丈二尺。人可走動其上,用土砂覆蓋如墓型,洞前造置一灰磚石桌桌約三尺四方,以供排置祭品。
-
雙壙山,《澎湖民間故事研究》一書則稱此地為「雙孔山」,後來因有骨骸的「金斗甕」放置於此,又稱「雙孔公」。《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八輯:馬公東衛里安宅里則稱為雙壙公》,其內容與《馬公市志》記載者略同。以「山」為名,有小山丘之意;以「公」為名,則帶有民間信仰有應公的意涵。
-
此地昔日本為公墓區,從村民爭相存放骨骸於此地,又帶有義塚之性質:「北山義塚,一在後寮灣。其地濱海,凡海中漂屍、無主遺體,皆叢葬焉。一在瓦硐港埔,為各澳交界處,附近各社貧民多渴葬於此。」
-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選擇一風水寶地以蔭子孫的觀念,時人仍有深信不移者。雙壙山的磚造結構墓室保存尚稱良好,清明年結的祭祀行為依舊。不論是企求子孫富貴者,亦是不忍枯骨無依者,郊野之地、祭祀之誠,是傳統信仰與慈悲精神的延續。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1-09。知識更新|2019-01-1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