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記錄

影像分類:古厝  2021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記錄|拍攝日期:2021-10-05(星期二)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此地在清領時期原屬媽宮城即敘門外之海岸,日治時期拆城牆填土築地構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廳舍,歷經三次修建後如現今模樣;當時附近有郵便電信局大久保百貨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往返海軍馬公要港部船隻碼頭,形成當時馬公重要的交通節點。台灣光復後成為警察宿舍,民國95年(2006)修復後改置為「媽宮警察地方文化館」和「馬公商港旅遊服務中心」。
-
日治明治28年(1895)日本初領臺灣,臺灣總督府於澎湖設置水上警察署,負責水上警務取締;翌年警察署下設有水上警察分署於媽宮城南町,明治31年(1898)改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不同年代的執勤人員在2-7名之間,執掌工作包含警備、警邏及船舶臨檢;該所還擁有一艘小蒸汽發動的汽船,可以在港區進行巡邏及海上臨檢的工作。管轄區域為馬公港及澎湖列島一周、媽宮街內的小案山虎井嶼桶盤嶼等地。
-
昭和12年(1937)管轄馬公市南區部分的「馬公南警察官吏派出所」,俗稱「南署」(今啟明派出所)與水上派出所同廳舍辦公,派出所在二樓、水上派出所於一樓;此時另有管北區部分俗稱「北署」(今光明派出所)的「馬公北警察官吏派出所」位於埔仔尾(今玉山銀行澎湖分行處)。
-
民國37年(1948)3月馬公警察所改為分局,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改為港口分駐所。民國56年(1967)港口分駐所裁撤,員警併入啟明派出所編制。
-
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設於當時馬公港區第二棧橋(海軍碼頭)西北側,可分為三次不同外觀的建築物。第一代面積較小,是明治33(1900)首建;7年後於原址前方進行小規模填海工程,重建後其設施更為完整,為第二代建物,有2層的圓柱形觀樓以便觀測船隻出入馬公港;因建築物的木構體不敵蟻害及氣候潮濕且緊鄰海邊,鹽害、漏雨嚴重,乃於昭和3年(1928)規劃改建,並於昭和5年(1930)完成,此為第三代建築物。昭和6年(1931)4月24日由廳長大竹勇發表「式辭」、馬公街三浦光次發表「祝詞」後正式啟用,外觀如現今模樣。二次戰後,水上派出所成為警察局的警務宿舍,1970年前後,該處週遭成為南甲漁民出海捕魚後的交易場所,同時也是漁民眷屬等待漁船返航或休憩的空間。
-
建築形式
-
第一代的廳舍建地僅6坪而已,面寬5.45公尺、深3.64公尺、高2.7公尺,格局單純方正無隔間,可能面向東方,外觀上和本地傳統民居類似。
-
第二代廳舍整體建築由位在西側一棟「四坡頂和洋折衷」建築及其東南側二層樓高的望樓所構成;望樓為圓形平面,有圓拱形屋頂,入口設於東南面,牆開長條型窗戶,具有明顯的洋式風格。
-
第三代廳舍整體建築由六角形平面、二層樓高的建築與西、北兩翼所組成,即今之模樣。三角窗一樓主入口處為辦公與對外聯繫的事務室,二樓的辦公廳舍曾由「南署」所使用,西翼為警察宿舍,望樓之屋頂形式與第二代有所差異。民國40年代有4戶警察家庭居住於此,整個空間機能已由派出所的辦公室、值日室與住宿等多元化空間轉變為單純的住宿空間,目前土地面積有406㎡。
-
西側有一防空洞,印證日治時期澎湖遭受美機轟炸的情況,當昭和15年(1940)7月1日澎湖曾舉行第一次防空演習,次年2月下令馬公街各機關都要構築防空洞。當美、日兩國在太平洋各地爭戰時,馬公市民紛紛「疏開」到鄉下地區以避免砲火波及。澎湖地區的防空洞建築方式大致為半地下化構築,先由地表往下挖掘1公尺的深度,再以磚塊、石頭和混凝土等材料來建構避難空間,也設有2個以上的出入口及通風口,並在上方覆蓋土堆種植草木做為掩護。因防空洞普遍興建,澎湖居民得以藉此庇護,躲避轟炸或掃射。
-
資訊來源|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知識建檔|2017-03-06。知識更新|2024-01-1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