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明善堂匾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北辰宮「明善堂」匾
-
馬公北甲北辰宮「明善堂」匾,木匾朱紅色底漆、明善堂三字則為金漆,無上下款。昭和6年(1931)歲次辛未端月25日,北甲陳其火、黃克讓、黃剛毅、謝蘊玉、陳茂安、高百合、許孟冬等人於太和堂中成立明善堂,扶鸞濟世。然至2月初4日,正鸞手因家事所累,扶鸞活動不得不停止。迨至甲戌年(1934)12月初1日,謝靜觀、陳其火等人重整鸞堂,12月24日玉詔頒讀正式成立化民社明善堂,全力著書以接續未竟之志,書號《明化金篇》。《明化金篇》於乙亥年(1935)花月完著,共分梅、蘭、菊、竹四卷,由馬公豐進石板所刊印。
-
北甲化民社明善堂著造《明化金篇》之初,本以南天顯化天尊馬天君為正主席、北辰宮廣澤尊王朱府王爺為副主席,後因馬天君奉派為都天糾察,赴外方稽查善惡,故由朱府王爺升任為正主席。明善堂主要神明包括「敕封正主席廣澤尊王瘟部主宰朱、玉敕太醫院慈濟真君博施天尊許、玉敕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天尊關、玉敕都天糾察顯化天尊馬、敕封副主席觀音大士護道尊者魏」,副主席觀音大士護道尊者魏乃太和堂主神觀音大士之尊號,此鸞堂牌位今日仍供奉於北辰宮二樓。此外,銅山館協天大帝、澄源堂觀音大士以及北辰宮福德正神、哪吒太子都是明善堂諸神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明善堂雖於太和堂扶鸞,但有北辰宮之屬性。二次戰後,化民社明善堂移入北辰宮扶鸞,「明善堂」匾遂懸掛於北辰宮內。
-
從澎湖各地成立鸞堂的歷史做觀察,扶鸞之初尚未有名號,通常在玉詔宣讀時,玉帝賜予正式的社名堂號後,再擇日掛匾。甲戌年(1934)12月24日,宣讀玉詔正式成立化民社明善堂,同年12月28日封乩筆,迨來春再開筆著書。「明善堂」之匾,最早可能懸掛於乙亥年(1935)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5-09-10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