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衛生
環境衛生
堆肥處理
區:
馬公市
烏崁里
環境衛生
時:
1964
(民國53年)
時:
戰後時期
戒嚴期
環境衛生
───
烏崁水肥分庫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在澎湖的農業尚未沒落之前農民耕作都使用水肥施肥,戰後初期
東衛
、
興仁
、
烏崁
等地的菜農多自行駕
牛車
到
馬公街
上挨家挨戶的去舀水肥回來用,回程在今
北辰市場
附近會有鎮公所的人逐車收費,(一車兩桶水肥收2元)。
民國48年
(1959)
馬公鎮公所
曾在
東衛
興建水肥庫一座,方便農民載運(買)水肥;翌年又報奉省政府核准補助經費80,000元,在
烏崁里
興建兩座半地下式的水肥分庫,以便服務
烏崁
、
興仁
、
大城北
及
隘門
等地的菜農。這兩座石塊及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水肥分庫位在
興仁國小
後面,長、寬各約12和6公尺(容量約200噸),在開挖時地下就一直有泉水冒出來,工程單位無法有效阻絕,以致在完工後就發生洩漏的現象。鎮公所曾向法院提起訴訟,最後由公所以代修方式解決,到
民國53年
(1964)
才正式啟用;但是因為水肥的品質欠佳(含水量太高),前去購買的農民並不多。到
民國60年
(1971)
左右農政單位開始推廣化學肥料之後,水肥分庫跟著停用而廢棄,目前只剩下
烏崁
西營西南方約12公尺處的一座。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9輯)
知識建檔|2021-11-24。知識更新|2025-01-24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九輯興仁里烏崁里
|
第93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國際廣場
|
陽明里
|
遊憩園區
內塹宮沿革碑誌
|
戒嚴期
|
內垵村
|
石碑
開門南風掩門暴、掩門南風三日作
|
天象:風的諺語
日暴一、瞑暴七、雞啼暴十一、黃昏暴三日
|
天象:雷的諺語
南寮保寧宮重建落成碑記
|
南寮村
|
石碑
靈德溫王殿重建沿革碑記
|
解嚴後
|
風櫃里
|
石碑
靈德溫王殿重建碑記
|
風櫃里
|
石碑
跋桮:問海嘛問山
|
中屯村
|
祭儀活動
南寮戴福記魚灶
|
南寮村
|
漁業設施
拜寮口
|
漁業祭祀
馬公第三漁港
|
解嚴後
|
陽明里
|
漁港碼頭
澎湖水產職業學校
|
日治時期
|
中興里
|
高中職
將軍南漁港
|
將軍村
|
漁港碼頭
將軍北漁港
|
將軍村
|
漁港碼頭
將軍廟
|
將軍村
|
將軍廟
金瓜仔礁
|
將軍村
|
九十島礁
天后宮
|
嘉慶
|
將軍村
|
媽祖廟
將澳國中
|
戒嚴期
|
將軍村
|
國中
永安宮
|
將軍村
|
王爺廟
官娘媽港
|
將軍村
|
宗教地名
平台知識總數
7,464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