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烏崁水肥分庫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在澎湖的農業尚未沒落之前農民耕作都使用水肥施肥,戰後初期東衛興仁烏崁等地的菜農多自行駕牛車到馬公街上挨家挨戶的去舀水肥回來用,回程在今北辰市場附近會有鎮公所的人逐車收費,(一車兩桶水肥收2元)。民國48年(1959)馬公鎮公所曾在東衛興建水肥庫一座,方便農民載運(買)水肥;翌年又報奉省政府核准補助經費80,000元,在烏崁里興建兩座半地下式的水肥分庫,以便服務烏崁興仁大城北隘門等地的菜農。這兩座石塊及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水肥分庫位在興仁國小後面,長、寬各約12和6公尺(容量約200噸),在開挖時地下就一直有泉水冒出來,工程單位無法有效阻絕,以致在完工後就發生洩漏的現象。鎮公所曾向法院提起訴訟,最後由公所以代修方式解決,到民國53年(1964)才正式啟用;但是因為水肥的品質欠佳(含水量太高),前去購買的農民並不多。到民國60年(1971)左右農政單位開始推廣化學肥料之後,水肥分庫跟著停用而廢棄,目前只剩下烏崁西營西南方約12公尺處的一座。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9輯|2006年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