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澎湖的地層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澎湖地區的地層在地表以上的有花嶼火山雜岩、澎湖層、小門嶼層、湖西層和現代海濱堆積物。以下簡單的介紹各地層。
-
一|花嶼火山雜岩(Hvc)
-
最早是由林朝棨等人命名為「花嶼群」,主要是以花嶼玄武岩為主,但是因為岩性、岩相的種類關係複雜,因此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製作的《臺灣地質圖》及說明書中,將此地層改命名為「花嶼火山雜岩」。花嶼火山雜岩層,在澎湖地區唯一分布在花嶼的東側、北側及西側海岸。由於此岩層本身並未完整的露出地面,而目前露出的部分主要標高為53公尺,詳細的厚度則無法得知。對於此岩層的定年,因岩層中無化石的存在,所以大多採用放射線來推估,一般學者認為花嶼的岩層年代應在9,500萬年到5,500萬年之間,相當於白堊紀後期的時代。
-
二|澎湖層(Ph)
-
民國46年(1957)林朝棨等人21以及民國81年(1992)陳培源都提出以「漁翁島群」或是「漁翁島層」的地層命名,來定義澎湖群島的地層中,數層的玄武岩夾沉積岩、黏土和凝灰岩的地層,然而這樣的地層主要出現在西嶼漁翁島)、虎井嶼桶盤嶼及南方的島嶼,但是澎湖本島大部分的區域則沒有沉積岩的出現,因此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製作的臺灣地質圖及說明書中,以澎湖層22來代表澎湖群島以玄武岩為主要地質層的特色,而沉積岩或凝灰岩局部出現在地層中。
-
澎湖地區大部分都可以見到1層到3層的玄武岩層,玄武岩層與沉積岩層交雜的現象,以西嶼南端的外垵漁港海岸為代表,而凝灰岩則是以七美牛母坪龍埕海岸為代表。澎湖層的厚度則因為各地方露出地表的情形不同,再加上風化作用的影響所以無法確定實際厚度,但是根據通梁一號井的挖掘,在井孔向下60公尺都是澎湖層,再加上所探測的位置有10公尺的澎湖層於地表上,因此粗估澎湖層約為70公尺。
-
澎湖層中的玄武岩經鉀氬年代探測的結果,主要範圍為8-17Ma,最古老的岩層出現在望安島,而最年輕的則在白沙島東嶼坪嶼。目前的資料顯示澎湖地區在中新世中期是火山活動最盛的時期,也因此有很多玄武岩層也都是那個時期產生。至於沉積岩的部份,則依據沉積岩中的化石來判定,約為中新世中期。
-
三|小門嶼層(Sm)
-
民國46年(1957)學者林朝棨以年代的單位來做命名,命名為小門嶼統,陳培源(1992)則以地層命名的方式將之改為小門嶼層。小門嶼層主要的分布在小門嶼,最具規模的地方在小門嶼的西北高地、西嶼後扈灣以及七美南端的燈塔附近。此層最厚約20公尺,鐵質石英砂岩最厚有15公尺。依據本地層中所發現的貝類化石跟哺乳類化石,所以定義為更新世。
-
四|湖西層(Hs)
-
民國46年(1957)學者林朝棨以年代的單位來做命名,命名為湖西統,陳培源(1992)則以地層命名的方式將之改為湖西層。湖西層主要的分布地帶是澎湖本島湖西鄉,目前只有在湖西鄉的低地以及澎湖本島龍門國小附近發現,分布的範圍並不明顯。本層的總厚度由湖西灌溉的鑿井發現約為7公尺,但是露出地表的只有2.5公尺。因本層上面的泥層含有豐富的有孔蟲化石,下部的泥層則除了有孔蟲化石之外還有貝殼及珊瑚化石,因此年代判定在早全新世。
-
五|現代海濱堆積層(a)
-
此一堆積地層主要分布在各島嶼的海灣地形,形成堆積厚層、沙灘或沙洲等,這些堆積物主要是珊瑚遺體、現代有孔蟲的殼、貝殼等碎片骨骸所組成,主要的大面積堆積地點有(1)白沙島後寮北方和赤崁;(2)澎湖本島北寮地區;(3)澎湖本島林投海濱、嵵裡海濱、北寮菓葉海濱;(4)吉貝嶼之沙嘴;(5)望安島西南側。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7-11-13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