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七美鄉的歷史紀錄,限於文獻資料的不足,因此最早能追溯於何時,至今仍無法定下斷言,根據陳知青先生的看法,認為《元史》所記載西南「麻逸國」的位置,可能就是指
七美一地。但此論述並未成為共識,主因在於元代重武力征伐,輕忽文化建設,相關文獻檔案,比歷朝各代較為闕如,又澎湖本身歷經
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諸多藏書資料,均遭受兵燹,致使今日研究
七美歷史困難重重。
-
七美現存較早的歷史記載與古物遺跡,是位於
七美鄉南港村東南邊的「
七美人塚」,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源流,同時也是
七美地名的主要由來。其總佔地面積約為三十平方公尺,主要佔地物為「七棵市蔥」(傳言為犧牲的七名女子之化身),前有「
七美人歌碑」與
大正十四年(1925)七月所立之「
七美人塚碑」,後有
日據時期的「
七美人立碑」以及
民國七十五年(1986)整建後之碑記,其中「
七美人塚碑」背後碑記清楚描述
七美故事的由來與經過,其碑記內容為:
-
明朝嘉靖年間,海寇襲來而燒毀恣掠攘奪,凌辱婦女而將戮之,嶼民殲□。□貞操七位烈女,今不詳氏名,澈底□兇毒刃,自投於井,死而完節,後生綠樹。此樹有正氣嚴性,以至於今參百餘年。□前安籐君以鏟石立碑,年遠文字□,今逢柳瀨巡查部長雅意,招募有志□資石匠,雕製榜文,貽厥永遠,以為後□鑑焉。保正
鄭碾謹識,
大正乙丑年七月拾五日建立此碑記透露明嘉靖年間海寇跳樑
七美,至島上燒殺擄掠,當時七位烈女為保貞節,自投於井,爾後長出七棵綠樹,相傳為七名女子魂魄所化,
日治時期的地方長官立碑加以紀念。
-
事實上,明朝嘉靖年間的確有海盜、倭寇聚集澎湖,依據當時史料所載,漳州海寇陳老,曾於嘉靖三十三年(1554)結巢於澎湖,侵擾東南沿海。明朝卜大同輯《備倭圖記》所收王的〈奏復沿海逃亡軍士剩餘糧疏〉就提及此事:
-
臣自知才識淺薄,終誤國事。然而未敢甯求去者,蓋仰仗陛下之威德,俯恃一念之血誠,必欲畢其區區而後已也。即今浙驚稍緩,措備漸密,臣因見廣賊許老等逼近漳境;漳賊陳老等結巢澎湖。萬一風汛之月,倭寇不利於浙,南趨合艐,則閩中之受患據此可確知嘉靖中葉時,澎湖即因地理條件的優越與明政府厲行海禁之故,成為眾海盜的聚集巢穴。嗣後,曾一本、林道乾等,亦曾逃亡流竄至澎湖,可證明當時確有海盜襲擊澎湖一事。然遍搜當時野史、方志、雜記等,並無直接證據透露
七美當時確實遭受海盜襲擊,因而《澎湖縣誌》及陳知青先生撰寫的《澎湖史話》,在比對明朝相關史實資料後,認為此事發生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而不是嘉靖年間。陳知青先生的看法是「關於
七美人事蹟的發生年代,日本人遺留的碑石,列為明代嘉靖年間『海盜襲
七美』」;
李紹章先生於《澎湖縣誌》也曾懷疑年代,但未明白說出,這些說法都有待進一步考證。至於文獻記載有關
七美人塚的相關傳說,最早始於
光緒十九年(1893)成書的《
澎湖廳志》:
-
八罩而南為
南大嶼,海濱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開時色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此花產於井中,殆魂魄所化也。近時農人鋤地者,嘗得磁器之屬。
-
此處
南大嶼指的即是
七美島,若依照字句分析,則
七美人塚事件偏向於傳說性質,令人費疑的是較早之前的《
澎湖紀略》、《
澎湖續編》等史冊並無相關記載,因而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西方海洋史學者包樂詩教授針對此事進行實地考察與相關史料比對,認為
七美殉節只不過是一個編造的故事,雖然也像諸多傳說一樣具有相關實際歷史背景,但卻非事實。翁安雄亦以此說為本,提出
七美殉節一事是被政治意識型態所動員與建構的結果。綜上所述,限於直接證據的缺乏,無法明確斷定哪一種說法是符合歷史事實。但
七美相關的海盜、海寇傳說甚多,除
七美人殉節外,尚有「
忠義洞傳說」、「吳府撒豆成兵退海盜」、「鯉港傳說」以及
七美早期婚俗採夜間步行
迎娶的方式進行,稱之為「偷娶」,相傳即是因為
七美附近海盜猖獗,為了避免熱鬧氣氛引起海盜的覬覦,才選在夜間進行婚禮,在在反映出確有海盜曾至當地一帶活動。倘若
七美殉節的故事是真實的,很可能海盜、倭寇已在當時抵達
七美島。概論,
七美人殉節故事雖尚有爭論,但不論是殉節的
七美人或是後來入島侵擾的海盜、倭寇,兩者確實於島上留下歷史痕跡,也代表
七美地區確實在明朝已有人登島生活,開拓發展。現今
七美島上雖有諸多傳奇故事,多半已是年代久遠不可考,或許其神秘與精神所在,才是
七美人探索與追思的最佳題材。
-
清治時期關於
七美的開拓歷史,較明朝紀錄顯得豐富許多,相關史實的比對與瞭解亦較為方便,當時述及
七美一地的主要史料有:蔣毓英纂修《臺灣府志》、高拱乾《臺灣府志》、杜臻《
澎湖臺灣紀略》,以上
康熙年間;陳倫炯《海國聞見錄》,
雍正年間;
周于仁、
胡格《
澎湖志略》;
胡建偉《
澎湖紀略》,以上
乾隆年間;
蔣鏞《澎湖續篇》,
道光年間;
林豪《
澎湖廳志》、唐景崧等主修《甲午新修臺灣澎湖志》,以上
光緒年間。藉由上述史書的記錄與其餘當時史料的對照,
七美地區在
清治時期的開拓史將顯得豐富詳實。
-
自明萬曆初年,海上倭患漸息,澎湖群島良好的地理環境以及資源豐沛的漁場,再度吸引東南沿海農、漁民的目光。
萬曆九年(1581),有泉州府金門洪姓二十餘人集族到今澎湖縣
湖西鄉定居從事農漁業,此時開始出現大量移民澎湖之民眾,嗣後移民潮更是絡繹不絕,從
天啟四年荷蘭人敗退至清初四十年間,漳、泉兩州的移民已遍佈澎湖、
白沙和漁翁三島;同鄉姻戚相聚,形成大型聚落。
-
清朝順治、
康熙年間為防堵南明鄭氏勢力發展,又沿海仍有海寇、海盜,故維持明初禁止人民下海的政策,多次頒佈「禁海令」、「遷界令」,連帶影響清初東南沿海人民生活,許多以海維生的居民、漁夫、商人,盡失故業,難以為生,當時澎湖群島也遭受嚴重影響,許多居民轉而遷往內地謀求發展,維持生計。至於明清鼎革之際的
七美開拓情形,以當時文獻資料《臺灣府志》所載:
-
南嶼亦名
大嶼。先時居民甚多,以波濤不測,移居
八罩嶼-
這似乎代表清廷統治南嶼(
七美)前,當地早有民眾居住。此外,施琅在〈飛報大捷疏〉中,亦指出
七美當地已有民居:
-
臣總統鎮營舟師,⋯⋯時值天晚,將船灣泊
八罩水垵澳;遣官坐小哨到
將軍澳、
南大嶼等島,安撫島民⋯
-
諸多證據均顯示清廷收復臺灣、澎湖之前,
七美地區已有居民。至於南明鄭氏勢力佔領澎湖群島,時間為永曆十五年
(1661)鄭成功統治澎湖至
康熙二十三年(1684)澎湖收入清版圖,期間南明鄭氏設安撫司於澎湖,以重兵守之,但似乎未見鄭氏勢力派遣官員、船隻至
七美島上活動的紀錄,僅能確定在南明鄭氏統治時,
七美島的居民已頗為稠密。此後清廷在擊退鄭氏後,認為澎湖與臺灣應成一體防禦。當時清廷政府對澎湖之地位十分重視,以軍事、治安問題為首要,雖有許多資料透露在施琅收復澎湖、攻克臺灣後,清廷放寬對臺灣、澎湖以及東南沿海的海禁政策,但對當時的
大嶼(
七美),卻反其道而行,不僅沒有放寬禁海政策,更下令禁止人民前往
七美拓墾,如:
-
澎湖在臺灣西,阻隔海洋,非舟莫達。舊六十二澳,曰
南天嶼(即
大嶼,以其地大而在南,故曰南天。上憲以其僻遠,恐容奸,不准報墾;後又與
東吉、
西吉、
半坪嶼、
花嶼同請
牧羊,亦不准。蓋慮鞭長不及,防微杜漸意也)
-
此段記載當時清廷政府擔憂
大嶼位置偏遠,無法有效控制當地情勢,容易成為盜賊、海寇的容身之所,因而禁止人民前往開墾,就連放
牧羊群亦不可。甚至《
澎湖紀略》也記錄當時清廷避免海賊擾亂,禁止一般人民居住該地,遷島上住民往
八罩島(今
望安鄉),並將該地劃歸為「永為禁地」的區域。由於《清實錄》、《清史稿》等未提及此事,因此難以判斷究竟於何時
七美開始被列為禁地,何時解禁成為自由居住之地。但根據今日
七美地區所存留的資料,顯示清治前期仍有居民遷移至此處,那麼當時人究竟以何種方式進入
七美一地,藉由《東瀛識略》的描述,大致能瞭解當時人是以什麼方式進入
七美:
-
澎湖四面環海,舊傳三十六島;今考之,實有五十五嶼(嶼即島也)。中惟南嶼及東、
西坪二嶼禁民採捕牧放;然距廳治遠,潛往搭寮棲止者終未能絕⋯
-
此書作者在
同治年間完成著作,代表
七美至少在此時期仍屬於禁地,人民欲登上
七美島上,必須以潛往的方式進行。之後由於法令逐漸鬆弛,清治晚期已有居民由
八罩島遷居本島。對於清初將
七美一地畫為禁地,禁止人民入島發展謀生,在清治後期曾有人批評此項政策:
-
⋯⋯
南大嶼、東
西嶼坪,距廳治較遠,曾經封禁;蓋恐鞭長莫及,為奸宄所混跡也。抑知國家聲教四訖,山陬海澨,莫非食毛踐土之區,豈於區區小島而化外置之?且居此島者,皆耕釣良民,有家室之安、有舟楫之利、有比鄰以資守望、有澳甲水汛以互相稽查,其於
媽宮廳治,無異手足之衛頭目也。脫令空曠無人,安知不為奸宄所竊踞,轉末由驚覺哉?
-
此後,
清治時期關於
七美的資料就較為缺乏,
中法戰爭爆發後,澎湖一地成為重要戰場,滿清軍隊多次於澎湖與法軍交戰,然當時相關資料亦未見
七美的記載,直至甲午戰爭爆發後,清廷政府將臺灣、澎湖割予日本,
七美地區也正式進入
日治時期。
-
資訊引用|《
七美鄉志》
知識建檔|2017-11-16。知識更新|2019-09-0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