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75
同治14年、光緒1年
西元1875年距離今日約150年,天干地支為:乙亥,此頁面主要放置西元1875年時間軸之相關內容。
- 陳省三
通梁人,清光緒元年(1875)秀才,生平以塾師為業,明治35年(1902)授紳章,同年卒,享年52 ....
- 吉貝李姓
長者1547番地戶長李再朝生於光緒元年(1875);推判李再朝父李泉,約生於道光29年(1849)。
昭和時期李氏有 ....
- 同治14年黃連慶借契
14年之時間點,同治14年實為光緒元年。
契約文中的課館號,為吉貝當地的鹽館。清代,澎湖的鹽館於媽宮設有大館總辦,其 ....
- 港底李姓
長者1547番地戶長李再朝生於光緒元年(1875);推判李再朝父李泉,約生於道光29年(1849)。
昭和時期李氏有 ....
- 拱北砲臺
「大城北砲臺:在媽宮之西十里,光緒元年建,13年修。駐兵千五百名,為媽宮犄角。」其形式應屬傳統的舊式砲臺,其火炮配備亦 ....
- 儒生變基督徒─林金的故事
師,甘為霖牧師亦為其學生之一。1875年;旗後、府城兩地傳道者訓練班,合併集中於府城上課成為「福音書院」(台南神學院前身 ....
- 南寮林姓
當的外文能力,能與外國人溝通。1875年;旗後、府城兩地傳道者訓練班,合併集中於府城上課成為「福音書院」(台南神學院前身 ....
- 林兼金
當的外文能力,能與外國人溝通。1875年;旗後、府城兩地傳道者訓練班,合併集中於府城上課成為「福音書院」(台南神學院前身 ....
- 萬善堂
鳩貲重修義塚,並建萬善祠於側。光緒元年(1875)臘月,隘門鄉人洪行健,獻「靈應丕昭」匾。萬善堂清代稱為萬善祠,日治時 ....
- 林投萬善堂普渡
善堂陰曆7月13普渡,萬善堂有光緒元年(1875)臘月,隘門鄉人洪行健獻「靈應丕昭」匾。萬善堂清代稱為萬善祠,日治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