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桶盤漁業發展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桶盤嶼沿岸都是玄武岩海崖,只有北岸有一個可供漁船出入的小海灣,小海灣內水深約3公尺,多砂礫底質,而且有礁岩散佈;沿海潮差相當大,海流複雜、湍急,海底多硓暗礁,鰮魚產量很多。
-
桶盤嶼的居民起先多以手釣、投網、底拖網(地曳網)、船曳網等漁業維生,到同治晚期(約1870年左右)鯛魚延繩釣漁業才逐漸盛行(澎湖廳1932:256)。大正6年(1917)桶盤的居民只有36戶、237人,其中有82人從事漁業;全聚落一共有25艘漁船,漁業種類和虎井相似,主要有11組沙鰍船曳網、3組鰹魚流刺網、3組地曳網,也有不少人從事一支釣及投網漁業。年漁獲總值約有7,908圓,漁業收入高居全澎湖之首。
-
大正12年(1923)以後桶盤也出現了從事鯛魚延繩釣的小型機動漁船;48包括陳永福在大正12年買的順得丸(7.23噸),陳扶全在大正14年(1925)買的桶盤丸(11.96噸),及陳珍在昭和3年(1928)買的寶興丸(5.28噸)。49昭和5年(1930)桶盤嶼的居民有35戶、331人,其中從事漁撈的有293人,還有6名水產加工業者,主要漁業有傳統的手釣烏賊10組、沙鰍船曳網9組、鯛魚延繩釣10組(其中發動機漁船有7組)、地曳網4組,及在昭和3年才引進的鰆魚曳繩釣10組(業者同延繩釣)、鰮魚焚寄網2組,年漁獲總值約有20,562圓,農業方面則和大正初年相似(澎湖廳1932:252-256)。
-
桶盤的漁業在戰後更加蓬勃發展,因此島上的居民人數從500多人逐漸增加到700人左右;民國60年(1971)以後人口雖然已不足500人,仍然可以集資千餘萬元將福海宮擴建為當年稱冠澎湖的大廟,在民國62年(1973)舉行入火大典時還吸引了2,000多個各地的香客登島觀禮。由於漁業景氣空前的繁容,一些經濟寬裕的居民紛紛遷到馬公購屋居住,到民國77年(1988)以後留在島上的人口已不到200人;民國80年(1991)澎湖的近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之後,桶盤嶼的漁業也迅速沒落,目前漁港內的漁船已寥寥可數(不到10艘)。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6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21-12-0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