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石香爐記錄

影像分類:香爐  2017石香爐記錄|影像來源:澎湖縣百年歷史廟宇及教堂文物普查計畫(二)成果報告。拍攝日期:2017-04-11(星期二)

山水上帝廟清代壬戌年款石香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1、石爐四角斜切為八角形,平直口內束,足上鼓下束,口沿正面陰刻題「聖德英靈」,身中央浮雕麒麟紋,左右柱有款,上款「壬戌年季春月吉旦」,下款「本社弟子陳鏡喜助」,身背面浮雕一如意開光紋,展耳陰刻為捲草,中有鏤空,耳背面無紋;身接鼓足處環飾如意雲紋,四足間飾牙子,正反面中央牙子做柿楴紋,四足無飾。
-
2、本爐展耳為連體,具清代中、晚期常見石香爐之風格。山水陳姓為最大宗,約在明萬曆年間至南明永曆年間從金門前水頭移入開墾,可透過陳氏族譜之研究,進一步確認本香爐之相關歷史脈絡。
-
指定理由
-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本爐展耳為連體,為清代中晚期之風格,具地方宗教信仰史事之見證。
-
2、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本香爐為石雕,造形厚實似拙趣,但雕飾略似薄意而兼顧周到,款題完整。
-
3、數量稀少者:時間上推至清同治元年(1862),且器形佳和款題皆具,雕飾厚實趣味。
-
文字引用|國家文化資產網
-
山水上帝廟「聖德英靈」石香爐
-
山水上帝廟所藏「聖德英靈」石香爐,上款:「壬戌年季春月吉旦」,下款:「本社弟子陳鏡喜助」。壬戌年可能為1742年1802年1862年1922年大正9年(1920)豬母水陳自然、黃雲、陳信、林蘇發起重建上帝廟,並增建前亭。大正10年(1921)歲次辛酉陰曆4月26日,豬母水鄉人(今山水)成立珠母水化心社勸善堂,扶鸞濟世,並請旨開堂著造鸞書。大正15年(1926)歲次丙寅孟冬,李蘭、陳鏡、陳東海等人焚片設堂請旨再著鸞書。李蘭、陳鏡、陳東海本為大正10年(1921)勸善堂創堂時的外堂生,故而堂名循舊仍為化心社勸善堂,鸞書定名《善惡寶訓》,分仁、義、禮、智為四卷,陳鏡擔任「正董兼理數目」。由此推斷,陳鏡活躍於日治時代大正年間,「聖德英靈」石香爐應為大正9年(1920)上帝廟改建落成後,陳鏡所奉獻。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4-04-24。知識更新|2025-10-1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