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梁村小地名:社區道路

通梁村小地名:社區道路|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通梁村小地名:社區道路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鄭繒路
-
鄭繒路,為紀念鄭繒對通樑社區貢獻而命名。鄭繒(1898-1979),日治初期出生於通梁鄉。13歲就離開家鄉,前往台南謀生並學習武藝、骨科、傷科藥物以及治療法。19歲時由台南轉來高雄,在水泥公司服務。爾後,輾轉轉鳳山、楠梓、仁武等地,經濟基礎日益穩固。在仁武創設抽水機抽地下水灌溉農田,頗受農民歡迎敬佩。接著又開設武館與「澎仁昌接骨院」,前來求診者絡繹不絕。將近四十年間從事骨科、傷科療治。鄭繒樂善好施,遇有寺廟以及社區公共設施等需要經費原慨解囊捐助。民國59年(1970)通梁村社區建設,鄭繒捐款8000元,通樑保安宮民國54年(1965)改建落成鄭繒擔任改建董事,廟宇重建也樂捐鉅款。從Google Map所示,鄭繒路由通樑榕園北上至玉皇九聖宮銜接澎203縣道。鄭繒路,Google Map標示為鄭繪路。
-
福蔭路
-
福蔭路,為紀念劉福蔭對社區貢獻而命名。劉福蔭,生卒年不詳。通樑保安宮民國54年(1965)改建落成,〈保安宮重建紀念碑將諸信士樂捐芳名列載于左〉碑記載,劉福蔭擔任副總董。民國59年(1970)通梁村社區建設,劉福蔭捐款20,000元。
-
碧石路
-
碧石路,為紀念鄭碧石對通樑村貢獻而命名。鄭碧石,1895年出生於通梁,父親鄭秋湄。年少時,鄭碧石受教於陳岳研習漢文。成人後,擔任通梁鄉保甲書記。也曾擔任馬公白沙交通船─通行丸船長往返載運馬公白沙客貨。昭和2年(1927)通樑保安宮重建,鄭碧石擔任重建董事並捐款30元。昭和14年(1939)11月,第二回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鄭碧石由官選為白沙庄協議會員。
-
民國34年(1945)11月,自沙鄉公所成立,被村民推選為村長。民國40年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鄭碧石仍然被票選為第一任民選村長,連選連任至第7届。民國40年(1951)6月,政府實施農業改革,推行三七五減租;民國42年(1953)施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白沙鄉成立租佃委員會。鄭碧石從第二屆至第五屆,當選自耕農委員民國59年(1970)通梁村社區建設,鄭碧石捐款5,000元。鄭碧石一生熱心公益,於地方自治與社區建設多有貢獻。從Google Map所示,碧石路由大致由保安宮右側往西延伸,出口銜接澎203縣道
-
1鄭枝賞,〈樂善好施、念佛廣渡眾生為宏願的鄭繒〉,《族人芬芳錄》,1986年,頁99-103;許海相監修,《白沙鄉志》(澎湖:澎湖縣白沙鄉公所,1977年),頁104。
-
2通梁保安宮,〈保安宮重建紀念碑將諸信士樂捐芳名列載于左〉,1965年
-
3許海相監修,《白沙鄉志》(澎湖:澎湖縣白沙鄉公所,1977年),頁104。
-
4通梁保安宮,〈保安宮重修改築紀念碑〉,1927年
-
5鄭枝賞,〈功在村政的鄭碧石〉,《族人芬芳錄》,1986年,頁85-87;許海相監修,《白沙鄉志》(澎湖:澎湖縣白沙鄉公所,1977年),頁104。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4-10-20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