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類:
產業
農業
農業作物
───
經濟作物─蔬菜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澎湖生產的蔬菜一向無法自給自足(自給率不到40%),必須長期依賴臺灣輸入。縣政府從
民國61年
(1972)
起積極推廣種植蔬菜,
民國63年
(1974)
先在
湖西鄉
輔導成立6公頃的蔬菜專業區,並逐步推廣到其他鄉市(約50公頃),以便就近供應駐軍的需求,減少對臺灣蔬菜的依賴。
-
民國64年
(1975)
起,每年都依照既定的目標,在各鄉鎮(市)積極推廣蔬菜栽培,同時獎勵推廣優良菜種及設置網溫室、棚架、抽水機、噴霧器等資材,以期減少風害、蟲災及水分蒸發,提高澎湖自產蔬菜的質與量。
-
例如:
民國71年
(1982)
,亞洲蔬菜中心育成「亞蔬1號」結球白菜,
民國73年
(1984)
澎湖農改分場就引進試種成功,推廣給農民種植,因為有結球緊密,每粿重約800公克的優點,而逐漸受到歡迎。但是,由於澎湖先天的農業環境不佳,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又無法降低成本,因此直到
民國91年
(2002)
為止,本地的蔬菜自給率還是只有50%左右。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知識建檔|2021-12-10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
第72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綏及萬方匾
|
赤崁村
|
文物
鄉賢匾
|
瓦硐村
|
文物
懷遠將軍誥命文匾
|
瓦硐村
|
文物
懷遠將軍匾
|
瓦硐村
|
文物
張百萬故居
|
赤崁村
|
建築
萬邦咸寧匾
|
鎮海村
|
文物
代天巡狩匾
|
中屯村
|
文物
威靈丕振匾
|
中屯村
|
文物
處暑過準備賣什貨
|
諺語
大池角「人客公」墓塚
|
大池村
|
文物
格被神恩匾
|
小赤村
|
文物
鐵砧嶼
|
赤崁村
|
島嶼
威光海國匾
|
小赤村
|
文物
蜩鳴宮
|
小赤村
|
寺廟
海嶽威震匾
|
岐頭村
|
文物
靈昭顯應匾
|
岐頭村
|
文物
鳳儀宮
|
岐頭村
|
寺廟
協天大帝匾
|
港子村
|
文物
中屯郭姓
|
中屯村
|
族譜
英靈赫濯匾
|
港子村
|
文物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7,22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