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來水公司
49)水荒情況更加嚴重,於是在民國39年(1950)5月增鑿了戰後第一口深水井(十號井),來增加供水量。
民國40年( ....
- 馬公警察分局及光明派出所
時期的馬公北警察官吏派出所),民國39年(1950)光復派出所併入啟明派出所,並遷到今澎湖二信總社(日治時期的消防隊廳舍 ....
- 文澳曾姓
暗澳鄭家養女林進治(1874-1950)。
曾玉明3世裔孫曾伯福口述曾祖父曾全原居沙港頭社,光緒年間任職文澳廳署,㩗祖 ....
- 馬公國中
裁橄將學生撥入省立馬公中學;到民國39年(1950)白沙初級中學又在原址復校,改名為「澎湖縣立初級補習學校」。民國44年 ....
- 城隍廟
20)又著造善書《覺世寶訓》。民國39年(1950),地方士紳募款重修成今日所見的形式,之後民國56年(1967)、70 ....
- 文澳城隍廟泥塑七爺及八爺像
繩綑綁塑形,為二戰前製作,並於1950年由黃文華、許天佑等人重修。本組神像並見證城隍信仰部屬神將之配置。
二、數量稀少 ....
- 文澳城隍廟泥塑城隍爺像
:城隍爺像與七爺、八爺像至少於民國39年文澳城隍廟重修之前便存在,為澎湖少數泥塑神像。
文字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 ....
- 曾石柳
暗澳鄭家養女林進治(1874-1950)。夫妻傳二男,長男石文,次男石柳。曾石柳12歲時即受僱於日本人的營造商做童工,開 ....
- 李長流
所疑忌。曾任兵役會副主任委員,民國39年(1950)12月當選馬公鎮第3屆鎮民代表會主席。亦投資龍宮戲院。曾以臺灣罐頭工 ....
- 西文里
,因此居民驟減為684人,直到民國39年(1950)才回升為726人。民國41年(1952),西文里的居民人數增加到83 ....
- 中山國小
年9月成立小學部並附設幼稚園;民國39年(1950)7月,奉海軍總司令部核准為「海軍子弟學校第二分校」,翌年更名為「海軍 ....
- 北極殿
寶鑑》(1931年)3部善書。民國39年(1950)學禮堂的北派成員集體出走,另外利用民宅成立一個「友愛堂」,進行扶鸞、 ....
- 林東國與馬公市案山里53號林氏古厝
也擔任二次戰後馬公鎮鎮民代表(民國39年10月-民國42年3月);民國51年(1962)案山北極殿發起重建,改建林東國擔 ....
- 案山發電廠
皮屋,以防止日曬。74戰後約在民國39年(1950)海軍把發電機賣給廢五金收購商,管理人員則納入海二軍區的水電所,75民 ....
- 老人之家
月更名為「省立澎湖救濟院」;在民國39年(1950)遷入今新生路177號(郭自得2004:38)。民國65年(1976) ....
- 國軍澎湖醫院
湖復院並暫稱「海軍第三醫院」,民國39年(1950)整編為「海軍第二醫院」,民國59年(1970)6月國防部將前澎湖的陸 ....
- 石泉國小
(1949)4月成立興仁分班,民國39年(1950)2月和3月,設立烏崁分班及附設幼稚班1班。幼稚園於同年9月停辦,同時 ....
- 東衛國小
石泉國民學校的東衛分班,成立於民國39年(1950)9月。民國41年(1952)9月改為分校,民國47年(1958)8月 ....
- 呂丁思古宅
本地之地域特色。臺灣光復後(約西元1950年),為應實際需要乃予以翻修屋瓦及於背面鑿設四個窗戶,以利通風,並於客廳及天井鋪設 ....
- 呂武建
馬公市東衛里人,民國39年(1950)生,卒於民國93年(2004)。高中畢業後投考警察學校,擔任警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