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自來水事業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本鄉居民飲水取用一向不易,此因地形平坦與季風強烈,水蒸發量大兼且無保存水源的方法,故七美居民飲水乃以鑿井取用地下水為取水方式,但自行開鑿的淺井水質與水源穩定堪慮,飲水成為自來水設置前的一大問題。
-
光復以前的澎湖全境,僅馬公市區的自來水管線設置較為普及,依據民國卅四年(1945)的資料,當時馬公的用戶有687戶,水錶638個。光復以後接續日治時期馬公自來水場的建設,於民國四十一年(1952)完工,但此時在馬公之外的各鄉皆無供給自來水。在民國五十五年至七十八年(1966~1989)的掌管水利相關建設的澎湖縣建設局歷年工作報告中,在民國五十六年(1967)計畫在七美開鑿深井,預計可解決離島的缺水問題。民國六十五年(1976)有深井開鑿完成的紀錄。民國六十九年(1980)民國七十四年(1985)又計畫在七美開深水井與設置相關抽水設備。在民國七十八年(1989)建設局配合省自來水公司,接管了全縣六鄉市的現有簡易自來水廠,並於隔年開始改善七美的供水管路。。其紀錄如下表:
-
七美鄉的自來水使用屬於臺灣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澎湖營運所,水源則屬澎湖7個系統中的七美系統,共有深井6口、七美水庫七美淨水場、七美淡化廠。
-
七美水庫民國七十九年(1990)由臺灣省水利局花7千萬元新臺幣興建,主要目的是在為七美鄉另闢水源,但水庫完工的頭6年,只有大約在第3年時的艾貝颱風襲澎湖時到達滿水位,其他時間都沒有蓄滿水,而這僅有的滿水位,卻因為當時沒有淨水場被迫把水排掉,因此引來很大的爭議。38七美水庫民國八十年(1991)完工啟用,正常蓄水位標高24公尺。民國八十三年(1994)艾貝颱風襲澎時,水庫到達滿水位溢流,可只3天後,水位立即下降數公尺,顯見漏水問題之嚴重。經查七美水庫岩盤間細縫較大,所以此種問題並不容易徹底改善,只能藉由在水庫底層表面鋪設不透水布,但只要不透水布毀壞就會持續漏水。39過去七美水庫由臺灣省水利局第六工程處負責興建與規劃,精省之後則由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負責管理。
-
淨水場於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底完工啟用。但由於七美水庫蓄水量多數時候不理想,現今島上居民用水幾乎仍全靠深水井支應,由於深層地下水水質純淨,並經自來水場處理後,可供作自來水使用,因此利用量逐年增加。目前七美鄉有6處深水井,日出水量1,000立方公尺,足以供應七美居民日常所需。七美鄉深井出水的深度約是地面下58公尺左右,據自來水公司人員指出,每年地下水位的變化均維持穩定,變化並不大,故較澎湖本島無超抽地下水的問題。但為因應七美夏季旅遊業興盛,遊客增多所造成地用水排擠效應並保存地下水資源,民國一百一十年(2021)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離島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第二期」,亦納入「馬公增建6,000噸海淡廠」及「吉貝嶼600噸海淡廠」、「七美嶼900噸海淡廠」等3個海淡廠工程,預定於民國一百一十一年(2022)及民國一百一十三年(2024)完成供水,以增加馬公七美吉貝嶼供水量及降低對地下水使用量,滿足澎湖地區用水需求及保育減抽地下水。在氣候變遷降雨極端化及地下水源已超限利用情形日益惡化下,顯見海淡水成為七美供水之主要水源,已成為必然之趨勢。
-
文字引用|續修七美鄉
知識建檔|2025-01-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