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山水里自來水設施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山水里的自來水到現在都不屬於臺灣省自來水公司的系統,仍然由里合作社經營,是目前澎湖本島少數獨立運作的簡易自來水之一。民國57年(1968)馬公鎮公所的鼓勵下,山水里成立「簡易自來水管理委員會」(由陳傳位發起),並加入鎖港鐵線聯營的委員會,3個里輪流在每天採取3時段的分區供水。
-
民國60年(1971)馬公鎮公所準備在山水里裝設簡易自來水,翌年經省環境衛生實驗所核准列入「加速農村建設第一期工程」辦理。預定由山水鎖港鐵線共同負擔300,000元,省、縣政府補助640,000元,在今中華電信澎南服務中心東側的雞母塢段232-1地號開鑿一口深水井(今澎南3號井處)。最後改為由省補助53%、縣補助25%、地方負擔22%進行開挖,工程於4月27日完工,井深150公尺、出水量60cmd,以沈水式10匹電動抽水機揚水;管理室、淨水池及圍牆等工程於5月14日發包,同年7月完工供水。
-
民國72年(1983)澎南3號井出水量減少,不敷3里使用,市公所又申請在山水聚落的北營南側,另外開鑿1口150公尺的深水井,專供山水里使用(3號井則供鎖港鐵線共用)。這口水井由省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在當年10月29日發包,完成後利用儲水塔將自來水分送到各家戶;民國77年(1988)縣政府又補助山水簡易自來水120,000元,興建機房一所(於8月26日完工),以維護抽水機、發電機的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年限。
-
民國82年(1993)10月1日鎖港鐵線的自來水管理委員會由省自來水公司澎湖營運處接管而解散,但是山水里不願意被接管。翌年專供山水里使用的深水井鹹化不能再使用,市公所又補助2,000,000元,在山水國小西邊開鑿第三口深井(含供水設備),於翌年初發包,7月完工,總工程費約1,700,000元。
-
民國93年(2004)縣政府為了有效管理各地的簡易自來水合作社,要求山水里成立「有限責任澎湖縣馬公市山水里自來水公用合作社」。市公所也補助合作社水塔及配水池滲漏工程費343,000元,於10月27日開工,12月完工。當時第三口深井因為深度不足,已無法再抽水,因而又在觀音山北側再開鑿第四口深井,並且在原來的儲水塔北側興建了一座更高的儲水塔,以便把水輸送到末端的住戶(照片3-37)。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三輯山水里五德里
知識建檔|2025-05-12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