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九層塔、西衛塔尖
-
西衛的九層塔位於
馬公市西衛里宸威殿東北方約100公尺處的
潮間帶上,也就是今
西衛港的北側,俗稱為「後窩仔」的地方,距海岸約15公尺。塔身其實只有8層,必須加上塔頂的葫蘆形裝飾物才有9層,所以稱為九層塔(也稱為塔尖)。
-
西衛修建塔尖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居民認為每次退潮時,海水都由聚落東側直奔東北方的
通梁跨海大橋湧出,對里民有不良的影響,才建塔來鎮壓煞氣,庇護漁船進出的平安。另外有一種說法則是因為
西衛里和對岸的
安宅里之間有一個俗稱「嶼仔山」的無人島(又稱為
虎頭山)。據說嶼仔山的南端有一條由海水沖積成的小砂(礫)嘴,俗稱為「虎鞭」,虎鞭的尾端噹隨著潮水而偏東或偏面,當虎鞭朝西時,
西衛里就會損失一位壯丁,因而要建塔來克制它。祿據黃有興的研究:「『塔尖』何時創建無可考,本來是7層的
玄武岩造尖塔,大約在
昭和6年(1931)到10年
(1935)之間,倒坍重建時,由於
玄武岩材料不足,而由七層塔改為五層塔。
民國61年(1972)左右,塔尖再次傾倒,到
民國76年(1987)西衛里4個甲頭的
鄉老,才產生委員13人,綑成管理委員會發起重建。請
重光里的葉君壯繪圖,辨理公告招標,但是沒有人領標,於是商請同里的吳文、喙議價,依圖重建」。
-
建塔的動土儀式是,「塔底中心點安置一個陶缸,缸底放一疊天公金、
宸威殿玄天上帝的『押煞令符』一張及『五穀生炭』(
高粱、木炭、鐵釘、鹽和米,意在冀求民丁繁榮)與『海蟑螂』;缸的項部再蓋上一疊天公金,缸口蓋上紅布,以紅色繩綑綁。由玄天上帝擇良辰吉日,先安置陶缸後,由值年
鄉老上香,祭拜紅圓,然後由法師長呂成求『橄五方』(又稱「殺五方」),左手持鹽米琬,右手取琬中的鹽米,依序向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散出去,然後用斧頭刃部敲擊塔的3也基,燒金紙,才完成奠基的」(黃有興1999:31-35)。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6輯|
2006年)
-
根據
西衛里的居民描述,每當海水退潮之際,潮水向東北方經由俗稱「
大石邊」、「
南佩」流向
跨海大橋,如此潮水洶湧流出,恐對里民產生不良影響,於是決定建造塔尖,希望可以減緩潮汐的流速,鎮壓煞氣,並庇護漁船進出海域作業的安全。
-
資訊來源|澎湖辟邪祈福塔
-
中法戰爭法軍進占澎湖期間,也留意到澎湖的民間信仰建築。在接近
安宅海岸、
西衛東側海岸與
後窟潭陸上高地,出現Pyramide(塔)的標示,此三座塔分別為
安宅的
嶼仔尖塔,
西衛後湖與
鼻仔頭之間海域的塔尖,以及
後窟潭崁仔頭的
凌霄寶塔,此圖也進一步證明三座塔已逾130年之歷史。
-
文字來源|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03-11。知識更新|2024-10-29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