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人物照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林石頭與《妙法寶筏》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澎湖各宮廟所流傳的《妙法寶筏》一書,源自林石頭於1958年重校之版本。林石頭被尊為澎湖宮廟小法的一代宗師,文澳一帶人士,生平不詳。然依據其於民國戊戌年(1958)所重校出版的《妙法寶筏》自序:「師承清朝高贊及日據蘇清泉大法師法脈,余主持坐禁者先後計有文澳祖師廟馬公北極殿望安吉貝東吉合界頭等村」,由其傳布之小法,在澎湖影響甚廣。文澳祖師廟壬辰年(2012)新採乩童坐禁科儀,猶依據林石頭所傳承之法度行事《望安鄉志》亦提及民國58年(1969)東吉村啟明宮花嶼天湖宮」皆曾聘請文澳法師長林石頭前往協助設置五營頭立碑。
-
《妙法寶筏》一書除了宮廟小法的各種科儀之外,尚有<林石頭自序>與<傳記>。<傳記>敘述普唵祖師與呂山祖師派別之由來,然其說法從何而來並無從稽考。茲將<林石頭自序>與<傳記>一併抄錄於後:
-
<林石頭自序>
-
石頭向來好法術,繼晷焚膏揣磨方書,吚唔不輟。怡情箇中,任人噱佘書癡,置若罔聞。素志讀書,不望簪纓,平生唯以濟世救人為目的。憶自滿清時代,本鄉清水祖師威靈顯赫,聘北極殿爐下高贊大法師傳授法繩以怯邪,普施符水以治病。于是四方響應,島內馳名,其救死回生之人億萬計。及至日人侵略版圖,改隸之後,愚民政策實施信教禁令自由,種種壓迫法教,幾乎中斷。還幸本鄉鄉老婆心勃發,欲造寶筏普救蒼生,因是教恐湮沒無遺,有負先人遺志,特聘於紅木埕蘇清泉大法師培育法士。余亦置身門下,先生教法奥妙,實為當代法學正宗,群生得浴雨化,如坐春風。石頭何德獨繼衣缽真傳,光復以來,余主持坐禁者先後計有文澳祖師廟馬公北極殿望安吉貝東吉合界頭等村。此悉係受各村鄉老暨村長代表俱有婆心愛民如赤所感召,不棄雕蟲小技,才疏學淺,聘余主持斯道,用能在各村廟宇設立法壇,互相修研。竊喜各村法徒潛心學習,一片精誠,惟求悟道,惟願獻身救世救人以登壽域,減少夭亡。有此志向,石頭雀躍,無既素志,既而係念妙法淵源斬絕無遺,爰將半生拗盡心血所編方書,重校出版以傳後世。是以為序。
-
民國戊戍年十月日石頭自序
-
<傳記>
-
溯自漢代本國有一老人仙姓江、名摩呢,父母早故,隻身飄遊異域,投在蒲田縣城內與人為傭。東翁姓聰名宋理,為人樸實忠厚,家資萬貫。摩呢就雇以來諸事勤謹,頗得東翁垂愛。不久,提升為管賬之職,凡店中賬目出入均信任與掌理無疑。有一年八月十五日,摩呢受奉主命,外出收賬,至晚欲回路,經百鳥山,豈料當地有一賊,姓羅名成功者,早知摩呢身帶孔方,遂起不良之心,將截途以搶之。乃尋取一枯木為棍,躲在林中,一伺摩呢步近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手起棍落,打得手足盡斷,倏然暈蹶,即將其身所有金項悉奪而去。當斯時也,適逢太上李老君雲遊四野,不覺心血來潮,屈指一算,乃知百鳥山江摩呢有難,細思與他有師徒之緣,當有以救之,不緩須臾乘雲而至。見摩呢尚臥在地,不省人事,乃取出舊丹一粒塞其口。俄焉,摩呢悠悠甦醒。但見一老在旁,誤為先刻被打害之惡賊,關便開口就罵,爾此狠毒無良,截途搶劫,尚來打斷我手足,於心何忍哉!老君笑曰噫:爾此無知之徒,怎得亂言,速起速起,余乃老子是也!頃因屈指算知爾有罹災劫,故來相救。摩呢一聞,恍悟跪地,頻呼仙祖救命。老君念有師徒之緣,再取一丹敷其傷處,其痛立癒,無奈手足已傷,變成四體不全矣。嗣後,仙祖又渡上崑崙授教三載,至是年中秋節日,再喚摩呢近前囑曰:「爾與仙家緣份至此,不能久留,余今賜爾三件寶物,速下山受享人間福祿可也」。摩呢兩眼淚下,再求駐蹕多時,仙祖曰:「仙令既出,切切勿違」,遂取三壇龍書一冊、五雷一塊、柴胡一枝、青蛇索一條致囑曰:此龍書內有妙,五雷一響神兵各到;柴胡一散,天清地靈;蛇索一響,諸邪心驚。囑畢,使白鶴童子推下而去。江摩呢無奈,別師帶寶下山,茫茫大地,無處棲身,於是四方求乞,聊以裹腹。一日從呂山菜園經過,欲討水止渴。呂山曰:「此處無清水」,爾渴乎?摩呢曰:「吾遊歷風塵多日,亦飢亦渴矣!」。呂山動憐憫之心說道:「如蒙不棄,請大駕光臨敝舍奉茶」。摩呢稱謝,隨之而去。及至呂家受其慇懃款洽,遂在此食宿三年。一日感其高情大義,無可為答,乃將道祖所賜三寶一一傳與呂山,以報三年賜予膳宿之恩,辭別而去。後來沒化,歸西天為摩呢佛是也。
-
卻說呂山有一髮妻,姓李名綉娥,生得聰明伶俐。但見摩呢對丈夫傳授心法,甚能體會通曉。斯時呂家有一奴,姓普唵、名風,年少英俊,因與李氏有私,李氏遂將摩呢對呂山所授之法,一一暗傳於普唵。及呂山知覺,惱怒之餘,將普唵逐出,後來各自成一教門傳法授生徒,一直流傳至今。至今到處稱為呂山大教主,或稱為普唵大教主,其源頭實是摩呢大法師所傳來者也。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