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產業
漁業
傳統漁法
類:
產業
漁業
漁法技術
區:
馬公市
案山里
案山里漁業
───
案山船曳網漁業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大正時期
案山
的船曳網漁業使用的漁網有大網(鱙仔網)、小網(雜漁網)兩種(兩種的構造相似),漁民都依季節及魚汛彈性使用。大網的主要漁獲是鰮魚和鱙仔魚,漁場在
風櫃
和
嵵裡
、
虎井
、
外垵
之間的海域,使用單船作業,只有少數到
查某嶼
東方作業的網組使用雙船曳網的作業方式。漁期在農曆的4月到9月之間,船和網都由網組的主人購置,每一組用3到5位漁夫,漁獲採取人、船各半的方式分配。小網的主要漁獲是沙腸(星沙鮻)、狗母(長蜥魚)及其他雜魚,漁場在
風櫃
西方(水深約10公尺)及
大倉嶼
到
西嶼
東岸(水深10到15公尺)之間的砂泥底質海域,整年都可以作業(古康閑義1917:109-114)。
-
昭和初期的船曳網漁業仍然使用無動力的舢舨船作業,鰮魚的漁場依天候及魚群的洄游狀況而定,主要有
望安
水垵
附近、
西嶼外垵
東方,及
虎井嶼
東北方等3處;漁期在農曆2月份到8月份之間,以3月和4月為盛漁期,每個月通常出海25天(至少有15天)。一年的漁獲量大多5,000到7,000台斤(約3,000到4,200公斤),價值約在500圓到700圓之間,一組5人,平均每人一年的毛收入約有100圓到140圓。雜魚的漁場則仍然以
馬公
灣內為主,整年都可以作業,但是因為魚源已不如早期豐富,每個月大約只出海15天;每次一組的漁獲大多只有十幾到幾十台斤,數量多的時候就立刻到
馬公
魚市場販賣,少的時候則由漁夫平分,帶回家去做副食(澎湖廳1932:135-138)。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0輯|
2006年
)
知識建檔|2022-01-02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輯案山里光華里
|
第74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後寮村三角點:陸補25
|
後寮村
|
文物
瓦硐村907號三等三角點
|
瓦硐村
|
文物
東石土地公宮仔
|
東石村
|
寺廟
烏崁洪姓祖祠重建落成碑記
|
烏崁里
|
文物
靖海宮重建碑記
|
烏崁里
|
文物
懋靈殿重建落成碑記
|
興仁里
|
文物
烏崁興仁畜牧業
|
烏崁里
|
畜牧
烏崁鰆流刺網漁業及曳繩釣漁業
|
烏崁里
|
漁業
烏崁鰮焚寄網漁業
|
烏崁里
|
漁業
烏崁農漁業發展
|
烏崁里
|
漁業
牛車
|
技藝
小赤先民之墓
|
小赤村
|
文物
望將大橋
|
將軍村
|
建築
炸棗
|
飲食
曾幾何時銀合歡
|
植物
槍城尾
|
城前村
|
地名
許祖取古宅
|
鎖港里
|
建築
後埔頂
|
外垵村
|
地名
講美后壁山與阿班仔山
|
講美村
|
地名
前海橋(港仔橋)碑記
|
湖西村
|
文物
平台知識總數
7,317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