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姓開基始祖為顏福(晉仲),係金門賢聚顏氏20世。
緝馬灣社顏助富、
顏榮華《
西嶼顏氏族譜序》載:「逮至前清康熙初葉(永曆後期)我晉周袓偕其昆仲晉仲祖,隨叔父顏昌公,由浯江東渡來澎;晉仲祖卜居
小池角,我晉周祖定居本社(今
赤馬村)。」考顏福生於明
萬曆46年,卒於
康熙22年(
1618-
1683),其徙澎年代應在永曆初期。
-
顏福傳三子,顏文、顏武、顏服;長子顏文徙
大池角社,係
大池角顏氏始遷祖,今
小池角顏氏係二房顏武、
三房顏服裔孫。
-
按
小池角顏氏裔孫繁衍甚多,係
小池角人數最多的姓氏,昭和時期顔姓有三合院125間,佔全社三分之一以上,散居於社內
北井仔52間(今
池西村1-3、5-52、54-55號)、
三房22間(今
池西村59-81號)、
東寮10間(今
池東村129-130、135-138、140、145、147、160號)、山後頭11間(今
池西村93-103)、
西井腳12間(今
池西村82-92、
竹仔街7間(今
池東村101、124-126、130、132、133號)、
西寮4間(今
池西村108、109、113、116號)、
下寮3間(今
池東村138-140號)、
頂寮2間(今
池東村27、31號)、
山仔頭1間(今
池西村128號)、
大菓葉1間(今
池東村4號)。旅居高市創辦「厚澤美術研究會」的視覺美術家顏雍宗老師即是
小池角顏氏裔孫;曾任澎湖縣主計室主任、
西瀛吟社第7任社長的
顏其碩先生(著有《陋巷吟草》詩集,國大代表洪冬桂外公)係
小池角9世裔孫;
馬公高中退休英文老師顏子訓係
小池角11世裔孫。
-
在
小池角有些三合院的門楣上書寫「四配第一」或「陋巷衍派」,這一定是戶顏姓人家。四配第一係指孔子弟子四配十哲中子淵(顏回)、子參(曾參)、子思(孔伋)、子輿(孟柯)四人,其中顏回居首;陋巷衍派則典出《論語.雍也》,乃孔子稱美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
小池角顏氏以此八字,取代俗見門楣上各姓之堂號,用來訓勉後代子孫師法顏氏先賢。
小池角社顏氏家廟二樓壁上《
小池角顏氏世系表》載:始祖顏福(晉仲)傳三子,長男顏文徙
大池角社,為
大池角社顏氏始遷祖;二男顏武、三男顏服仍居
小池角;另有
大山嶼風櫃尾社下寮顏氏始遷祖顏七,係
小池角社二房顏武第五子顏詩之第七子(因排名第七,故名顏七),雍正年間,徙
風櫃尾;
風櫃尾社社裏、垵裏另一顏氏始遷祖顏忠,族人口傳顏忠亦由
小池角徙來,惟世系不明(今傳11世,約於乾隆年間徙
風櫃尾社)。故
小池角、
大池角、
風櫃尾三社顏氏族人系出同源,皆
小池角開基始祖顏福裔孫。
-
備註:由於系統地點設定限制,暫時將「
小池角顏姓」置於
池東村範圍,就區域而論,
池東村與
池西村皆屬於此族譜論述之範圍。
-
文章來源、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