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番仔井
-
伊能嘉矩於《臺灣踏查日記》記載
白沙後寮有一口紅毛井:「
威靈宮西側有一口井直徑約四尺,俗稱紅毛井,據說是往昔荷蘭人所開鑿。
興仁也有一口番仔井。番仔井位於
澎22號道,鄰近第七岸巡隊。《澎湖地名辭書》記載,當地人稱此井為「番仔井」,相傳是荷人據澎時興建的。井外有一石碑,字已漫漶,僅可辨識者是正中央鐫「……三拱保福水」,右行題「……
大正五年二月掘成」。並稱左邊鐫刻「1651」,故懷疑為荷蘭時代所築。
-
然而,《
馬公市各里人文叢書第九輯:
馬公興仁里烏崁里》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概略為
蔡氏先民所鑿的水井,
日治時期附近的土地被徵收做為
馬公要港部
水源地,可能曾將原井浚深,將井水抽到南邊的貯水塘中,送往
馬公要港部,供官兵使用。井邊立有石碑,碑文漫患難辨,中央鐫有「第三供保軀水」,右題「
明治卅五年二月掘成」。
明治34年(1901),日人成立「澎湖島
馬公要港部」,翌年指定
測天島為海軍用地,並著手收買
測天島上的私有土地建設海軍基地,因此推測掘井年代很可能是
明治35年(1902)。此碑右側尚有文字,然難以辨識,有類似「雨期」、「双」、「水」等字樣。
-
番仔井,顧名思義為外國人所開鑿或利用的水井。澎湖有多座傳說的紅毛城,指涉荷蘭人所建造。17世紀荷蘭人所繪製的澎湖地圖也標示著數口水井,因此紅毛城與紅毛井,皆是複數的概念,而非唯一。
-
其次,「番」過去代表的是外國人或原住民。
1684年,杜臻撰寫巡海報告書《粵閩巡視紀略》,對於沿海之港灣形勢及營伍制度多所論述。《粵閩巡視紀略》對澎湖諸島也多有記載:「……自蒔上而西五里曰楓櫃仔山(新圖其旁有大帽山沉礁、
四角嶼、龜龍嶼、番墓下)。17世紀,澎湖
風櫃的地名「番墓下」,若推測為荷蘭人之墓塚,可信度甚高。然而,
1885年清法戰爭澎湖之役,法軍進攻
雙頭掛(
興仁)、
拱北山一帶,並佔據澎湖近半年之久。番仔井有也可能是法軍於此地附近活動,而讓
興仁居民以此命名。
-
第三,該碑為
玄武岩材質,歷經近四百年之久,文字應早已風化,不太可能留有
1651年款的字樣。第四,
五德北側海岸有兩口水井,分別為「第二敬慕雨水」、「第三敬慕雨水」。立碑年款同為「
明治卅五年二月掘成」,此與番仔井的文字完全一致。且石碑的形式,同為上尖下寬的金字塔型,故
興仁「番仔井」與
五德「第二敬慕雨水」井、「第三敬慕雨水」井,應為同一時代的產物。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由「
水源地」往北走,於欣欣路左側有一井,今已被雜草覆蓋,外圍砌有空心磚牆,當地人稱此井為「番仔井」,相傳是荷人據澎時興建的。井外有一石碑,字已漫漶,僅可辨識者是正中央鐫「……三拱保福水」,右行題「……
大正五年二月掘成」(「大正」二字幾已不見)。所稱奇者「
大正五年」左邊卻鐫刻「1651」,此1651難道是日治
大正五年鑿此井時,原地已有舊井,由此推斷此井最早鑿於
1651年(明末永曆五年)乎?
-
文獻參照|《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番仔井位於今
澎22號道路西側,有人說是荷蘭人的遺物;也有人說是
蔡氏先民在明末清初之際,由
前寮下遷居到這一帶時所鑿的水井,日治之後將附近的土地徵收做為
水源地,可能曾將原井浚深,將井水抽到南邊的貯水塘中(長寬各約10公尺,深約4公尺),再用水管送往海軍要港部,供官兵使用(郭金龍等2002:130)。目前外圍砌有空心磚,井欄已被雜草包覆(照片5-7);井邊留有一塊可能是
明治35年(1902)所立的石碑,碑文已漫漶,正中央鐫有「第三供保軀水」,右題「
明治卅五年二月掘成」,明治卅五4字已很難辨識(照片5-8)。根據查考,日本據臺之後,在
明治34年(1901)成立「澎湖島
媽宮要港部」,翌年指定
測天島為海軍用地,並著手收買
測天島上的私有土地建設海軍基地,因此推測掘井年代很可能是
明治35年。至於「供保軀水」4字則只是暫時的推測,這4個字有人認為是「供保福水」(郭金龍等2002:130);據查日文「拱北水」和「供保軀水」的假名都是「きよう-ほく-すい」(kiyou-hoku-sui),當時日本人曾在
拱北山一帶開挖3口深水井來供要港部使用,特地以「拱北」的同音借字「供保軀」(供人保持身體清潔),來為這些得之不易的水源命名。但是事實如何?仍然有待進一步的查考。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9輯|
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8-17。知識更新|2024-01-0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