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青螺與紅羅─巡檢之地乎?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近日,多有青螺鼎臍山一帶為昔日巡檢司之地的討論。《自由時報》報導:2014年歷經湖西鄉公所前任鄉長陳振中及繼任鄉長吳政杰,委請文史工作者蔡福松及蔡光庭老師,尋訪在地人士翁百祿、翁東亨等耆老口述,青螺鼎臍山一帶,當地數代祖先口述稱該地為「巡檢司」,及似有官署建物遺跡。其次,從姓氏人口遷徙研究,當時湖西鄉農漁業發達,青螺戰略地點重要,比馬公更適合設立官署。
-
有關澎湖巡檢司之始設,有元世祖至元18年(1281)與元順帝至元年間(1335-1340)的不同看法。然此非本文討論之重點,蓋明洪武年間,澎湖虛地徙民,巡檢廢除。此後近兩百年間,澎湖幾無人煙。直至明嘉靖42年(1563),流寇林道乾導倭人掠近海之地,都督俞大猷征之,追至澎湖,林道乾遁臺灣,俞大猷留偏師駐澎湖以哨鹿耳。爾後,林道乾走占城,乃罷澎湖偏師而復設巡檢。然而,澎湖巡檢司旋廢。萬曆25年(1597),增設澎湖遊兵,尋復增衝鋒遊兵,以備倭人,澎湖始為軍隊常駐之所。
-
明末陳仁錫所纂輯的《皇明世法錄》,約成書於1630年代中期,其中〈彭湖圖說〉:「……又東向為鎖管港林投仔、龍門青螺諸澳。龍門有原泉;掘地每至尺,多人家舊屋址瓦磚:蓋國初時彭中聚落也。」由上引文結合蔡光庭老師澎湖姓氏的研究,青螺作為澎湖最早的聚落之一,並無疑義。其次,明末的文獻,並無說明澎湖巡檢司設於何處。所謂,旋廢亦無明確的時間點。不過,至少在1597年澎湖已有遊兵春冬二汛常駐於此,是官方治理的象徵。
-
康熙23年(1684),杜臻撰寫巡海報告書《粵閩巡視紀略》提及,圭壁港青螺仔頭、洪林罩紅羅)、蚱腳嶼鼎灣仔、沙港雁晴嶼、蟳廣澳等地,上述島澳各有水源、漁寮,顯示聚落已逐漸形成。康熙28年(1690),蔣毓英等人所撰的《臺灣府志》,澎湖巡檢司之地有了明確的記載:「臺灣縣澎湖巡檢司衙門,在大山嶼紅羅罩;澎湖水師協鎮衙門在澎湖媽祖宮澳」。蔣毓英的說法,澎湖巡檢設於紅羅而非青螺,實與地方記憶不同。然而,青螺紅羅一北一南,兩者位置比鄰,以當時的地理認知,也有可能將兩者混為一談。其次,康熙23年(1684)於澎湖設巡檢司治理,也非我們熟知的文澳暗澳。因此,青螺人認為鼎臍山巡檢司之地,若有可能也是在康熙23年(1684)的17世紀末期,而非16世紀末,兩者相差有百年之久。
-
康熙36年(1697)2月21日,郁永河自金門料羅出發,22日渡黑水溝、23日抵澎湖小憩,爾後赴台採礦。郁永河所著《裨海紀遊》,澎湖凡六十四島澳中,暗澳巡檢司為兩個不同的地名。雍正5年(1727),澎湖文官由巡檢改設通判。乾隆12年(1744),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言及,澎湖陸巡由媽祖宮澳四里,至暗澳,有巡檢司。由此可見,清代初期,澎湖所設巡檢司是在青螺紅羅,爾後再改設於暗澳。改設位置的時間點,應落在1697年1727年的三十年間。
-
約於乾隆8年1743年)刊行的《澎湖志略》,創修者始於周于仁,其後由胡格增輯。周于仁任職澎湖通判在雍正11年至乾隆元年(1733-1736),胡格乾隆3年至5年(1735-1737),《澎湖志略》亦提及暗澳(今更名文澳,建文官衙署)與巡檢司兩個不同的島澳,但無青螺紅羅之名。〈里程〉之部,卻有出現青螺紅羅罩媽宮旱路二十里。這些前後文的差異,讓我們有了想像的空間–青螺紅羅即為地方傳說的巡檢司之地。
-
從蔣毓英所傳《台灣府志》,清初澎湖設巡檢於紅羅罩而非青螺。然而,青螺紅羅比鄰僅靠,以當初的地理認知,很可能將兩者混為一談。綜合言之,青螺紅羅傳為澎湖巡檢司之舊址,有地方口傳的記憶與文獻記載的真實性。青螺舊名巡檢司,其年代應在清代治台的17世紀末,16世紀末的可能性較低。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1-05-08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