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匾額  影像來源:陳英豪。

申流底住匾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隱藏資訊

隸屬空間|天軍殿
「申留底住」匾
-
橫長形木匾,匾面應為整木雕刻,邊框接榫固定,框飾彩繪貼金,上為雙龍寶塔紋,右為鹿草紋,左為兔草紋,下為雙鳳團花紋,四角為蝙蝠紋。匾面紅漆,灑金箔,中行片狀陽文安金「申流底住」,上款陰刻「乾隆壬寅年元月吉旦」,下款「弟子李天富敬立」。
-
1898年《澎湖廳寺廟調查》載「港底天軍殿」,建於「清乾隆壬寅年」,乾隆壬寅1782年,本匾被視為建廟不晚於1782年之文物。一說「申流底住」應該為「中流底柱」,申、住兩字為中、柱之誤植,此說法乃採朱熹《與陳侍郎書》:「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不過考量本殿位於舊沙港之底部,村名為沙港,舊時風帆時代船隻可沿著舊港道通往沙港頭至北方海域,取水之延伸之意並不為過,又本村居民居於沙港底,匾詞尚需更多資料討論其原意,1959年《澎湖縣宗教調查表》當時已載「申流底住」匾。不過本匾應為重製匾,雖然年款極早,但從匾面工藝及邊框風格,都類似於昭和年間「靈昭智膽」匾,推測戰後本廟匾額都曾經整修,甚至重製過,建議本廟匾額應進一步拆卸後進行科學檢測,以釐清匾額之整修情況。
-
李天富,生平不詳,但其妻吳錦娘,「東石社人,適港底社李天富。善事翁姑,克勤克儉,佐夫成家.道光丁亥年卒,壽九十四,五代同堂。孫時熙入泮(李煥章採)」,可得知吳錦娘約生於1734年雍正12年),卒於1827年道光7年),因此李天富也應該生於雍正年間,因此贈送本匾時約莫五十餘歲。其孫李時熙入泮,為秀才,再依據《澎湖廳志》對李天富媳婦吳氏的記載:
-
吳氏西衛社吳會宗女.年十八,歸港底社李國魁。端莊勤儉,助夫孝親。年二十九,夫病,侍湯藥無間。夫歿,痛不欲生。舅姑勸慰,以有遺腹未敢死.踰月生子時熙,奉舅姑、撫孤子,辛苦備嘗。舅歿,喪葬以禮,事姑益孝謹。姑年九十三,以壽終。人謂婦可代子。時熙入庠,孫七人.道光四年,通判蔣鏞嘗為通報請旌,時未准行。
-
可得知李天富有子名李國魁,取西衛吳會宗女為妻,但李國魁早死,吳氏守寡扶養兒子李時熙成人,李時熙並且考取有功名為秀才,通判蔣鏞曾經於1824年道光4年)為吳氏申請立節孝坊,可惜當時並未獲准。
-
註解:
-
1.李煥章,名道,字修文,湖西鄉港底村人(今成功村),1849年道光29年)生,1928昭和3年)歿,享壽80歲。秀才,曾任《澎湖廳志》採訪分校。李煥章曾應屏東林邊之聘,帶其幼子明哲往該村設帳授徒,及老始返澎湖安養天年。子明哲,為日治時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畢業生,曾在隘門國小任教多年。參見《湖西鄉志.下》,頁241。
-
2.吳錦娘,參見《澎湖廳志》|卷八 人物(下)|名媛,頁256。
-
澎湖廳志》|卷八 人物(下)|節孝,頁261,蔣鏞並有註解:「黃梅蔣氏曰:臺湖阻隔大海,往復維艱,乃以未由學轉,格於成例,惜哉!操風教之權者,似宜量為變通,以成人美也」。
-
3. 「106年澎湖縣百年歷史廟宇及教堂文物普查建檔計畫─湖西鄉(三)」,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委託,王嵩山教授主持,逢甲大學亞太博物館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執行。
-
作者|陳英豪
-
匾詞:申流底住。上款:乾隆壬寅年元月吉旦。下款:弟子李天富敬立。解釋:元月本來意指農曆一月,目前國曆一月也可稱呼元月。元為開始起始之意,因此用元月表達一年的開始。申流底住四字應是「中流砥柱」之形近誤書。申字應做中,住為柱之誤書。底、砥可以通用,原是黃河中一座山名:砥柱山。
-
知識指導|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