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元寺
與土地公則為副祀神。港元寺約在民國50年左右重建。歷經30多年歲月,屋頂漏水嚴重。民國88年頂社鄉老發起重建,成立港元寺 ....
- 真靈殿
又雕祀玄天上帝與文衡聖帝奉祀。民國50年代後期,許家村頂社港元寺的金府千歲、三官大帝藉真靈殿的弟子顯聖濟世。民國60年( ....
- 安碑祭煞:民國70年代許家村的鎮煞碑
人心、行善積德,振衰起敝。
民國50年代末期,台灣加速了工業化的腳步,台灣現代化所帶來的吸引力,澎湖青壯人口紛紛離鄉背 ....
- 許建發故宅
後代子孫除了繼承花生油業之外,民國50年代也曾從事肉品買賣的行業,至今則以公務人員居多。
作者|許玉河老師 ....
- 巾幗不讓鬚眉:許素葉的從政生涯
舉辦農忙托兒所,尤其盡力支持。民國50年(1961)第五屆縣議員選舉,許素葉以25票之差失利。然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 旅日企業家:港仔尾許天乞
飛行船酒廊與歌唱遊樂業等。
民國50年代後期,澎湖興起社區建設,許家社區於民國64年(1975)除了興建社區活動心之外 ....
- 謀生之道:許家村民的經濟變遷
國軍民遷台移入大量人口,再加上民國50年代以後台灣經濟的發展,肉類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肉品生意日益勃發。此時,許保安等人 ....
- 大尾尖頂塔
座土地公廟,該廟坐西南朝東北,民國五十年重建,六十九年又進行第二次重建,至七十一年落成,主祀玄天上帝後,改稱北極殿。六十 ....
- 沙港陳然略傳
後則見於《西瀛詩叢》,且集中於民國50年10月10日至54年6月6日,僅將陳然(陳午橋)生平詩文,竭盡所能蒐羅如后:
 ....
- 陳青奎
治明治32年(1899),卒於民國50年(1962),享年64歲。父親陳年頓,母親蔡瓜,為獨子,幼年受教於同村漢學家陳梅 ....
- 永安宮
因為長期置之不顧,致崩塌荒壞。民國五十年重建,八十六年再擴建成今貌。
民國八十六年擴建後無碑記,前之五十年重建則有(重 ....
- 紅土
,蔬菜需求量驟增,帶動鼎灣村在民國50年代以及60年代菜宅農業的榮景。民國61年台灣省糧食局特地於鼎灣村興建肥料倉庫一座 ....
- 魚池南
,芹菜是鼎灣村頗負盛名的菜蔬。民國50年代,澎湖駐軍以大陸人士居多,喜食水餃,因此,韭菜的栽培,也曾在鼎灣村風光過一時。 ....
- 黃自修
獲省裁判小組給與98高分榮譽。民國50年代後期,省政府為提高鄉村地區的生活品質,因而推動「社區建設」,補助各家各戶改建有 ....
- 福德祠
康寧,爾時儼如本村門戶之鎮寶(民國五十年以前,本社無居宅蓋在此祠之前)。
舊祠初建年代約三百年左右,因本成功村(舊名港 ....
- 朝日貝釦工廠
為水產加工值得長期經營,因此在民國50年(1961)放棄水產品加工,做起珊瑚的打撈及買賣。珊瑚生意做了幾年一直乏善可陳, ....
- 西溪村〈整建略誌〉碑
民國50年代中期開始,澎湖各村里積極發展社區建設,多數的村莊以自己村莊名稱或名人為社區名稱 ....
- 西溪村
溪打石業民國四零年代開始興盛,民國五十年代是該村打石業的鼎盛時期,當時全村約有三分之二的男丁從事此業,五十年代以後逐漸沒 ....
- 洪榜
過不愉快的情形,乃萌退意,並於民國50年代停業。
也熱心各地廟事,曾擔任馬公南甲海靈殿、澎湖天后宮管理人,馬公觀音亭修 ....
- 洪清明
生,欲開拓人生新境界的鄉親們在民國50年(1961)的中秋節集會籌備成立臺北市澎湖同鄉會。白沙鄉親丁賞先生擔任院轄第一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