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大光工業社、朝日貝釦工場
-
朝日貝釦工廠原名「朝日貝釦製造工場」,創辦於
昭和11年(1936)。當時由於資金不足,技術生澀,因此業主陳松林只能在祖傳的
花生油工廠(成吉製油所)加裝必要的鑽磨機具,來把鐘螺殼製造成鈕釦粗胚,再銷往日本去加工做成成品。經過4年的慘澹經營,到
昭和15年(1940)才請叔父
陳江章幫忙設計,就原址興工重建新廠房來擴大營業,但是兩年
(1942)後,就因為太平洋戰爭的炮火逐漸波及澎湖,而暫時停工。
-
1945年日本投降後,陳松林將貝釦工場和製油所一併易名為「大光工業社」;翌年工廠雖然重新開張,恢復製造貝釦及
花生油的本業,但是卻受到日本的銷路中斷的影響而難以正常運作。
民國38年(1949)政府撤退來台之後,貝釦外銷日本的管道重新打通;大光工業社也趁機提昇貝釦製造的技術,做起漂白、拋光、鑽孔等高級加工,來提高營業的毛利。此後大光工業社更隨著台灣成衣工業的發展而不斷擴充規模,到
1953年時已有新式鑽台32部,車鈕工人30餘人,每個月可以生產150到200萬顆的貝釦,產品最遠外銷美日等國。
-
此後,大光工業社就因為貝釦的銷路不斷的受到塑膠鈕釦的蠶食,而不得不設法尋求新的出路。曾在
民國47年(1958)停產貝釦,改做水產品加工,而間接的促成了協力廠商開發「元本山」海苔的機緣。但是大光工業社並不認為水產加工值得長期經營,因此在
民國50年(1961)放棄水產品加工,做起珊瑚的打撈及買賣。珊瑚生意做了幾年一直乏善可陳,到
民國60年(1971)連祖傳的
花生油生意也逐漸不敵沙拉油的競銷,因此決定全面歇業而閒置到現在。
-
建築形式
-
大光工業社共有3組建築,
1940年興建的「朝日貝釦製造工場」位在基地正中間,坐西朝東,是一棟廠房、事務所和住家三合一的「帝冠式」建築。由貝釦工場左前(東北)方的水井邊蓋起的
花生油生產室,是第二期增建的建物,主要出入口朝南;位在基地右前端(東南角)的水產品加工室,則是民國
1958年才增添的,出入口朝西。
-
貝釦工場的牆體主要以
硓𥑮石構築,窗台以下及轉角的部份才使用
玄武岩。一樓的中間是辦公室,面積約31.8平方公尺,頂蓋是木質的樓板,正前方還有一間向外凸出的玄關。左右兩側規劃為貝釦廠房及儲存室,面積各為58.1平方公尺,用水泥製理想黑瓦鋪設成雙坡屋頂。二樓則是做居家使用的和式閣樓,屋頂是四垂的形式,面積雖然只和樓下的辦公室相仿,卻規劃有起居室(兼臥室),餐廳、收納空間及陽台;閣樓四面都設門窗,視野頗佳,通風涼爽。
-
花生油生產室的平面配置成L形配置,面積約78.3平方公尺,室內空間除了榨油室之外,還包括位在最西側的一間洗滌室及一間烘烤室(上層有一間休息用的小閣樓),L形的另一端則設有兩小間廁所。這群建築的牆體都以
硓𥑮石構築,頂蓋除了洗滌室和廁所是混凝土澆灌的平頂之外,其他的空間都是水泥瓦的雙坡屋頂。水產加工室的牆體則以空心磚搭建,屋頂用石棉浪板鋪設成雙坡頂,主要是做為烘烤加工品之用。
-
其他特色
-
大光工業社的主體建築─朝日貝釦工場興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間各項物資都受到殖民政府的管制。據說當時只有24包水泥(分配額)可用,因此
硓𥑮石牆體都使用石灰砂漿填縫,外層才用水泥粉光;室內地板只有廠房及儲存室鋪水泥,辦公室及西面後走廊的地坪都採用拆除舊家的舊材料,玄關入口處是整棟建築唯一的磨石鋪面地坪及RC構造的樓板(即陽台)。後來朝日貝釦工場改名為大光工業社時,業主也特別選用打鐵鋪的爐石一塊一塊的在玄關上黏貼出「大光工業社」5個字,來做為工廠的招牌,為這棟帝冠式的建築憑添了幾分古樸。
-
文字來源|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知識建檔|2017-03-06。知識更新|2023-10-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