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龍門村有應公廟
-
龍門村裡正角日軍登陸碑附近海岸,
龍門村人稱為「
山仔港」或「
山垵」,海岸處有一座有應公廟。依據甘村吉《
湖西鄉廟宇史》記載,「此廟約建於咸豐年間,
民國84年(1995)重建,爾後又增建廟前鐵皮屋,因無同一主神,不符寺廟宇,由施兩軒先生管理。」
-
甘村吉於建廟原因又云:「
日據時期海盜船遇風行經
尖山村海域,俗稱『機礁』今稱『
古架礁』,船觸礁屍體漂流至今廟
前海岸,善心人士就地埋葬,漁民到此海岸捕魚,候潮汐時於該墓前稍作休息,並向其許願,因靈驗而建廟,70年代大家樂盛行,前來許願者更多」
-
從上述兩段記載,有應公廟到底建於咸豐年間或是
日本時代,語焉不詳。
大正14年(1925)3月26日,《台灣日日新報》以〈超渡亡魂〉為題報導:
-
去年杪
良文港覆舟溺斃十六名一節,已登前報,遺屍僅有二人,上陸埋葬。線就本鄉東山建一小廟,以奉諸亡靈之栗(木)主並延聘齋公數氏,為之虔誠誦經,超度溺魂,亦聊藉以慰安諸遺族之苦衷也。
-
從上述報導,
大正13年底
(1924),此時正值冬季,
龍門附近有船隻遭風,船上共有16名人員遇難,最終僅有兩具大體漂抵
龍門山垵附近海岸,其餘諸人付之馮夷。
龍門鄉人不僅為之埋葬,
大正14年(1925)春並在
龍門鄉之東,為遇難者建廟立牌位奉祀。
龍門鄉人慈悲為懷,也延請齋公數人超渡亡魂。從現存的手抄本《牒文樣式》,此次主持超度溺死亡魂的齋公應為以呂俊傑為首的齋門弟子。
龍門洪瑞登(應為洪瑞徵1857-1926),也為此次超渡法會做數幅對聯,〈良門港鄉超渡海中溺死幽魂之聯文列左〉:
-
超登極樂天清淨無塵欣勝景
-
渡出沉淪地逍遙得意喜溺魂
-
超拔溺水魂身離無邊苦海
-
渡來聞經懺心堅即到蓬萊
-
超出沉淪修正果渡登袵席樂無邊
-
超客成群離苦海渡鬼成仙上乘經
-
超凡入聖修仙客渡水登山溺鬼魂
-
超群出類西天佛渡人無量重慈帆
-
綜合言之,
龍門村山垵的有應公廟系建於
日本時代而非清咸豐年間。此因
1924年底於
龍門海岸發生船難,
1925年春鄉人於此建有應公廟,立「萬善公之神位」奉祀。建廟後,
龍門鄉人聘請呂俊傑數位齋公衛泗水亡魂舉辦超渡法會,並由洪瑞徵先生做聯文。
龍門有應公廟於
1995年有重建紀錄,四周本有諸多林投樹,廟的右側尚有一間廢棄的廟宇。如今林投樹與廢廟皆已以移除,有應公廟神龕也略作整理與往昔不同。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